《血战松毛岭》中有不少战争场面 |
导演刘雪松工作照 |
红军战士余光明(右) |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1933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闽西松毛岭地区连续作战。在余光明等红军指挥员的训练之下,一支由平凡的闽西弟子临时组建的地方武装赤卫队逐渐成长为精锐之师。长征即将开始,红九军团一部奉命死守松毛岭。余光明带领的部队和上万红军战士一起血战七天七夜,他们的牺牲最大限度地延迟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中央红军主力能够开始长征…… 以松毛岭战役为主题的网络剧《血战松毛岭》正在优酷热播。长征是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但是发生在长征之前的松毛岭战役虽然悲壮,却不那么为人熟知。为何将这场战役搬上荧屏?如何讲述这段历史?希望向观众传达出怎样的信息?近日,该剧导演刘雪松和编剧陶佳接受了媒体采访。他们表示,这场战役中的红军战士都是充满着理想的年轻人,希望这部剧能与当代青年产生共鸣,“这段历史不大为人熟知,是我们创作这个作品的初衷。我们用年轻观众习惯的节奏和手法,讲述这个关于青春梦想和革命信仰的故事,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小人物有血性,呈现集体英雄主义 《血战松毛岭》是一部群像剧。剧中,红军战士余光明、马青山等人接到任务进入闽西,积极吸纳当地赤卫队队员和群众加入三军团。他们用丰富的战斗经验和训练手段,将一群由青年学生、泥瓦匠、木匠、铁匠、农民和小商贩组成的新兵训练成一支能打敢拼、机智勇猛且兵种建制齐全的“战略轻骑兵”,连续立下战功。 “成长”是《血战松毛岭》的一大主题。剧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战士形象,冷静坚毅的余光明、理想主义的马青山、精打细算的商人项万金、重情重义的国民党旧军官跛佬、泼辣大胆的石红霞……每个角色的背景各异,性格上也有其多面之处,但面对困难,这些小人物一步一步成长,成为有热血、有担当的战士。大部分角色都有其现实原型——编剧陶佳在当地采风时收集了许多真实故事,经过整理和加工,最终形成了剧中的人物。比如被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的商人项万金一角,他身上既有正义的一面,也有精明和懦弱的一面。他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默默地在背后支援红军。编剧陶佳透露,项万金的人物原型是当地的一个酒铺老板。“他原来是特别鸡贼、狡猾的一个人,似乎为了钱什么都能做。但在最后打仗的时候,他把所有家财、所有酒都捐出来了。”陶佳说,“我们把人物原型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在其他地方进行艺术化处理。其实在和平岁月里,他们就是很普通、不被注视的小人物,但当民族危机来临时,就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血性。” 导演刘雪松表示,《血战松毛岭》希望呈现出一个群体的觉醒:“这部戏想探讨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当红军?剧中每一个人并非一上来就有这种觉悟,他们参与到这个伟大的革命洪流里,一步步洗涤自己、锻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利刃。我想表达的是一种集体的英雄主义,剧中多达十五六个人物,他们整合起来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挖掘被遗忘的故事,还原当年的战壕场景 刘雪松说:“在中国漫长的革命长河里,松毛岭战役是一朵浪花,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朵浪花。这虽然是一场战役上受挫的军事行动,在战略上却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它保证了长征这一战略大转移能够得以实施,延续了革命火种。” 要较好地还原这场战役,《血战松毛岭》下了不少功夫。陶佳透露,为了创作剧本,他与剧组到了松毛岭的所在地——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勘察当年的战场遗址、采访红军后代,“我们实际上是挖掘了一些过往战史遗失掉的东西。我在采访的时候发现,当时红军主力已经撤走,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当地老百姓义无反顾地支持红军,决不退缩,这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 《血战松毛岭》最后四集呈现了七天七夜的长时间血战,这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刘雪松透露,美术组为此重新搭建了一个战壕场景:“我们考察了之前在横店拍摄战争题材时使用过的战壕,发现从规模到体积都不符合我们想要的——松毛岭战役是红军历史上少有的一次阵地防守战役,因为自身装备的原因,其实很少做大战壕。我们美术组做出了战壕场景后,我站在山顶最高处往下看,真的就像穿越了一样,有一种和历史握手的感觉。” 而在影像上,《血战松毛岭》的整体色调是偏冷的青灰色,刘雪松解释,这个色调蕴含巧思:“红军的灰军装成为我们影像的底色,用于突出红军的红——不管是他们的领章帽徽、红旗、还是身后背的刀穗,都能在这青灰的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灰色是一种大众的、朴素的颜色,而红色是一种热血、一种精神,这是我们对这个戏在色彩美学上的考量。” 节奏明快不拖沓,严肃地讲青春故事 刘雪松特别希望年轻观众能够喜欢看《血战松毛岭》:“我期待年轻人可以了解那段红色记忆,并从中获得一些感悟。”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他用九个字概括:别端着、说人话、要有趣。“其实年轻观众从来不拒绝主旋律剧,只要真诚地讲述一个故事,年轻观众一定会接受。我们在创作态度上不要端着,要活泼有趣、平易近人,要让每一个演员都说人话。而在节奏上,我会尽量明快,不要拖沓,希望每一集都有亮点、有干货。对于当下受众的审美习惯,我们不迎合,但会结合,希望能做出作者想讲、受众也爱看的故事。” 《血战松毛岭》给观众的主要观感就是“明快”。该剧有不少战争场面,大多节奏紧凑,镜头干脆利落;而在塑造当地赤卫队和群众的群像时,该剧则常用跳脱的运镜呈现人物的日常生活,气氛上也比较诙谐幽默。刘雪松希望用一种平实和真实的方式来表达:“这些人物和现代人是一样的,他们向往美好生活,对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有追求。他们之间会互相赌气、会有口角,但在危急关头,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 刘雪松透露,为了能让剧中人物更真实,他在选角上坚持“像”比“演”重要:“角色一定要从形象气质上就贴近那个年代,包括他们的肤色、眼神,都要和编剧所塑造的文学人物高度契合,而不是勉强让演员去‘够’那个角色。一个来月的时间里,我们试镜了200多位演员。现在看来,观众对我们的努力还是挺认可的。”对于最终选定的演员,刘雪松颇为满意:“他们都在这个行业深耕了很多年,虽然没有成为‘腕儿’,但每个人都是踏踏实实的好演员,和他们的交流总能碰撞出火花,让我欣喜无比。” 至于如何平衡战争题材的青春性和严肃性?刘雪松认为这并不矛盾:“剧中人物的年龄、气质是青春的,但我讲述这些故事的态度是严肃的,并不是戏谑和调侃。我希望能够认真地讲述一群年轻人的青春梦想和大义凛然奔赴战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