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高水平创新 大项目挑梁

重点工程撑起广东制造业脊梁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5日        版次:A04    栏目:制造业当家    作者:程行欢、王丹阳、杭莹

     广东省重点项目中山西环高速公路联石湾钢桥面施工现场

  

  文/羊城晚报记者 程行欢 王丹阳 杭莹 图/受访者提供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在广东制造业这份家当里,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是撑起门户的横梁,也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更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标准的重要通道。

  

  前10月完成投资进度98.4%

  

  3月21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下达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2022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比去年计划增长12.5%。1月至10月,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57.4亿元,完成进度98.4%。

  临近年底,广东不少重大项目都进入了建设投产高峰期。经过10个月的汗水与风雨,新开工建设了广东陆丰核电5、6号机组,珠三角城际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等200个项目。广州至湛江铁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

  9月19日,“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开工,目前工程正分地下厂房开挖、机电设备安装、尾水系统等施工线路稳步推进。这一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机组,总投资约47亿元,计划2025年年底前全面投产发电,将直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首个千万千瓦抽蓄湾区。

  作为广东省重大项目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将助力广东“十四五”新增的2000万千瓦风电、2000万千瓦光伏稳定接入南方电网,进一步巩固粤港澳大湾区电网抽水蓄能装机容量最大、电网调节能力最强、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领先地位。

  

  创新“智造”为交通基建提速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重大项目的集中所在。12月14日,广东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全长约146公里的深汕西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各式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架桥机、智能机器人等机械设备正在加紧施工作业,工作人员正忙碌施工。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将为粤东经济腾飞提供一条更为强劲的交通“大动脉”。

  在大湾区的另一片施工热土上,一台台大型吊机伸展机械手臂,一辆辆旋钻机开足马力。在全力打造广东首个“双碳+改扩建”样板工程的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东江特大桥施工现场,该桥已完成8根水下桩基施工,建设正稳步向前推进。

  在略有凉意的南粤冬天里,这些项目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带来了技术的大踏步创新。在广东省重点项目、定位为“全国城市高架路典范”的中山西环高速公路联石湾钢桥面施工现场,总量2.5万多立方米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运用了全新材料,通过“3D打印”一体机和物联网智控设备来铺装钢桥面。这一创新为国内首创,不仅绿色环保,还极大节省了人员和机械成本,提升工效,并解决钢桥面铺装易破损难题。

  来自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显示,近期,随着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段、云浮港南江口港区鸿业码头工程相继开工,广东34个签约公路、港航以及18个省管铁路基金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达9014亿元,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今年前11个月,广东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882.1亿元,同比增长9.6%,9月就已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中国标准逐步走向世界

  

  技术创新带来了标准提升,中国标准逐步形成,重大工程中凝结的“中国智慧”也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今年9月,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2号机组顺利完成穹顶吊装,标志着该项目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这一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几乎同一时间,中广核的陆丰核电5号机组工程也开工建设,随后将上马6号机组工程,这两个项目拟建设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和平利用核能上,随着重大项目的不断推进,中国标准呼之欲出,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上线的中系技术规格书就是其中之一。

  这项在11月底上线的“中国标准”,标志着我国核电二代运行技术规范先行先试走出自主发展新路。长期以来,我国乃至全球核电站的运行管理使用的是美国或者法国标准的技术规格书,其中,大亚湾核电基地一直使用法国标准的运行技术规范。中系技术规格书是集“法系”与“美系”的优点,再充分结合中国核电的实践经验,形成的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核安全管理方案,推动着中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