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医护人员156天“马拉松”式救护

“袖珍娃娃”双胞胎健康出院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2月16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薛仁政、南五萱

     医护人员呵护“袖珍娃娃”双胞胎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南五萱

  

  “是医护给了我信心,我相信他们能保护好我的孩子。”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简称“南医五院”)新生儿科团队经过156天如履薄冰般的救护,成功救治一对胎龄24+4周、出生体重分别为760g和78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

  

  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2022年夏秋季节,广州市民邱女士突发腹部疼痛,马上前往南医五院就诊,经检查显示怀孕仅24+4周、双胎妊娠,且入院时宫口已开全。医生与家属沟通了情况,产科及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到产房做好充分抢救准备工作,为邱女士行人工破膜术后,双胎儿均顺利娩出,大婴体重仅760g,小婴体重仅780g。

  双胞胎娃娃只有成年人的巴掌般大小,十分袖珍。全身皮肤极其嫩薄,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由于孩子呼吸困难伴发绀,当即予以保暖、清理气道、气管插管T组合面罩加压吸氧等处理,气管插管下予以温箱转运至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治疗。

  邱女士说:“看到孩子这样我都绝望了,医生护士给了我信心,我相信他们。”

  南医五院新生儿科主任黄维本介绍,由于孕周小、体重低,超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功能发育都不成熟,病情危急并发症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展开了一场生命与时间“马拉松”式的拉锯闯关。

  

  救护宝宝“过关”

  

  “首先,在呼吸方面孩子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部感染。” 黄维本介绍,虽予相关治疗,但胸片X线片提示仍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且两个超早产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导致患儿生后在高参数呼吸机下仍有呼吸困难及血氧饱和度波动。在医院双聘妇幼专家周伟教授的指导下,医护人员日夜守候在孩子身边,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清理患儿气道分泌物,多次调整治疗用药方案,在生后64天,患儿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撤离呼吸机,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

  “在喂养方面也困难重重。”黄维本说,“双胞胎早产,体重不足800克,感染严重,肠道功能差,即使在喂奶量少的情况下,仍有腹胀、呕奶等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出现。”新生儿护理团队为患儿进行了PICC置管,保证了肠外营养的支持,其间每日为患儿精准计算每天所需的液体、热量、能量配比,保证了早期的营养支持。经多次调整喂养方法及方案,最终孩子消化情况逐渐好转,奶量逐渐增加,在生后一个半月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支持。

  在156天漫长的救护中,南医五院新生儿科非常重视对孩子家属的人文关怀,积极与家属沟通患儿病情并给予心理辅导,不定期给家属发照片或视频。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也逐渐变成平静和欣喜。

  目前,两婴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大婴体重4.5kg,小婴体重5.0kg,“袖珍宝贝们”已健康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