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感冒后
警惕小儿中耳炎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14日        版次:A15    栏目:    作者:张华、林惠芳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春季气温多变,因此也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感冒后,孩子除了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鼻咽部症状,还可能有耳部不适症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郭良芬提醒家长注意,孩子感冒后一旦出现耳痛、耳闷、耳鸣等症状,需警惕中耳炎。

  据介绍,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当细菌、病毒等感染上呼吸道时,可使得咽鼓管发生阻塞,导致中耳负压形成,使得鼓室黏膜充血、肿胀,液体渗出而形成鼓室积液,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生。但是由于儿童咽鼓管短、平、宽、直等特殊的生理结构,再加上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使得他们又要比成人更容易患上中耳炎。”郭良芬说。

  据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检出率为1.16%~30.7%,而约90%的学龄前儿童至少罹患过一次,其中50%发生在1岁之前。这个疾病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听力损失使患儿对环境声和言语声识别能力下降,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及学习。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家长该如何及早发现孩子得了中耳炎呢?郭良芬指出,发生中耳炎时,早期可能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也不会有听力下降。但随着病程发展,可出现传导性耳聋,这时听力已经开始有些下降了,伴有耳闷、耳鸣等症状,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跟爸爸妈妈作出“耳朵里面有声音”等描述,或看电视时需要音量较大,而还不怎么会表达的小婴儿,则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如果婴儿在感冒后出现烦躁、哭闹、用手抓耳、用头蹭枕头或是无明显诱因的发热时,那么就该提高警惕了,需及时到耳鼻喉科请医生先排除一下中耳炎的可能。

  专家表示,由于分泌性中耳炎为自限性疾病,部分病例具有自愈倾向,在此期间注意到耳鼻咽喉科复查。如果病变没有加重或呈逐步减轻的趋势,可以不用治疗。但如果已经存在有听力下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以免造成听力的永久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