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
读者在浏览书架上的书籍 |
花城文学院打造的休闲空间 |
为广大创作者打造一个“家” 羊城晚报:花城文学院成立后,您认为它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文学空间? 陈晓明:花城文学院在广州落地,在我看来它将成为岭南文学发展的桥头堡。广州是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作为大湾区内的新型文学空间,花城文学院将在这里发挥更广泛的文化合作交流作用。 南方向来是非常有活力的地方,广东地区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文学理应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此次花城文学院的成立可以说正当其时,它是团结和推动大湾区地区作家文学创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助推器,并为广大作家、评论家、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和开放的聚集空间。 同时,新时代条件下不断有新的生活、新的表达、新的情感出现,花城文学院为我们探讨文学新的可能性提供了平台。 我们知道,《花城》杂志自创刊起就拥有深厚的读者基础,并一度引领文学风气。花城文学院应该是《花城》杂志的升级版,我相信它会在“花城”文学品牌的基础上再开风气。我也将与麦家院长一道,为花城文学院贡献一份力,一起来把花城文学院打造成广大作家、评论家、读者的“家”。 羊城晚报:您认为花城文学院这样的平台在当下的文学生态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陈晓明:我觉得它应该起到一种凝聚的作用。文学越来越个人化,作家会陷入一种孤独感甚至无助感。给不同的作家提供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和空间,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越来越倾向于宅居,特别是作家,因为这样才能专心写作。但还是需要有一个空间,需要有人站出来组织活动,让大家的思想有所碰撞,否则个人思想会变得狭隘。 我们过去讲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现在不一定能做到那一步,但是作家之间的碰撞、交流,彼此敞开心扉,同时跟读者进行交流,这就是一种文学的生活。 技术无法改变人类书写的永恒性 羊城晚报:近来,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您怎么看待这项技术? 陈晓明:ChatGPT确实对文学写作、文学教学都带来了挑战,它通过抓取关键词,能非常快速地产出一篇文章。其实,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讨由来已久,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只不过当下ChatGPT的智能程度又进一步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对人工智能技术,我有一些个人的观点。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虽然能很快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文章的简单写作,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在写作时还带有个人风格和见解,这是个体思想的独特转化过程。这对ChatGPT而言,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能完成的。 另一方面,我们阅读不仅是在感受文字本身,更是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态度,它们是我们作为人类存在的质感、质地的表现。ChatGPT会一直进化,它产出的文章可能会非常流畅,没有语病,也没有错别字,但它无法凝聚人的情感。所以我相信人类的书写是永恒的,它和智能机器人写作可以并存,但永远不会被替代。 我觉得信息化社会有一个“灾难性”的后果,技术把一切都变成信息,我们为信息所支配,然而我们人类活着本身这件事却被遗忘。 羊城晚报:如今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从文艺评论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文学边界的不断拓展是否会模糊其本来的面貌? 陈晓明:我认为不会。文学内涵是多种多样表达形式的基础和灵魂,就像好的电影、话剧始终依赖好的剧本一样。文学始终与我们的母语和日常交流紧密相关,无论它表达形式如何变化,它的内涵始终不变。所以我想说,文学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只会使文学本身变得更加丰富。 关注平凡点滴亦可成就文学新的可能 羊城晚报:近年来,文学界对“新南方写作”概念多有提及,您如何理解花城文学院是对先锋的“花城”气质的历史延续? 陈晓明:对先锋的理解,或者说对前卫、探索性的理解,我认为谢有顺先生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认为“先锋是一种精神”。“新南方写作”的提法代表了前卫和新的探索,也体现了一种先锋的精神。 然而,我认为当下我们不应该过分看重“先锋”原本的定义。在文学创作中,我们对个人心灵的探索、对他者的关注,甚至对动植物的某种注视,都可以成就一种新的文学可能。 也就是说,在我们之前,即使已经有非常多经典文学著作出现,可开拓的创新、创造空间越来越小,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关注生活中平凡的闪光点,来发掘出它们潜在的文学价值。 羊城晚报:作为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您希望通过花城文学院传递什么样的文学思想? 陈晓明:《花城》当年被归入文学刊物“四大名旦”,在这里发表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代生活最新的变化,具有开创性、创新性。花城文学院的设立,承继了《花城》的传统,进一步展现了改革开放的精神。 用“花城”来命名一个文学院,本质是提倡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它应该成为各种优秀的文学的汇聚之地,各种优秀的文学青年、文学中的人的汇聚之地,也应该成为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展现平台,同时为当代文学的存在、生长和传播提供一个美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