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次主题教育,要在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下功夫。“走深走实”要求理论学习既要全面系统学,又要及时跟进学,通过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到认识跟进、行动跟进。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6月7日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都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贺信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两个结合”这一重大命题的认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的命题,以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标注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开拓了用人类文明形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优越性的新范式,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走出来”的宏大视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出来的,是有“根”的,有“魂”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担当文化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开启了用人类文明形态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科学性优越性进行论述的新范式。 中华文明具有自身的内生演进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中国道路也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道路。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国外很多人习惯于只是从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维度看待中国,缺乏从五千多年文明史角度来看中国的历史眼光,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国外一些人对中国的误读和偏见很大程度源于这种不准确的认知,有的因此对今天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产生错误认知,乃至在话语上给予污名化,把中国道路、中国制度视为另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突破强势的西方话语对中华文明的片面认知,特别是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污名化和话语霸权。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揭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文明优越性。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行”的实践有效性新认知,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既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认识,也需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来领悟。“第二个结合”在认识与实践的认识论路线中增加了文化的视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理论创新。 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要取得成效,需要实践智慧,需要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践的现实基础、历史基础都离不开文化土壤。在一定文化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必然打上文化的烙印。从认识到实践的互动中,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不能缺少人的主体性视角。发挥人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调动“知”“情”“意”等多种心理文化要素,形成正确的管用的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发挥主体性和探索的热情以及强大的行动驱动力,需要共产党人具备优秀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格。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的传播和实践,只有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不同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驱动力,才能得到理解。真理的力量需要与文化的力量相互激荡,才能迸发巨大的威力。中国道路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关键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强大文化力量,中国道路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这是支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文化密码,是获得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根源。 突破了“古今中西”的文化辩论框架,开辟了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互相成就的文化生命体建构新路径,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西方现代化的冲击之下,花果飘零,文明蒙尘。如何重新审视自身的文明?如何看待西方文明?如何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不失中华文明的主体地位?近现代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古今新旧”“传统—现代”“中西体用”等展开了文化大论战。它折射了中华民族所遭遇的劫难,更为根本的在于现代化引发的文化精神危机。梁启超所说的从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自我否定的递进,导致近代中国人普遍产生前所未有的文化焦虑、文化自卑,产生严重的中国意识危机。中国式现代化奇迹表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能够完成工业化、现代化,从而回答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内心最为根本的历史命题:中华民族的复兴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自我否定,中华民族的复兴恰恰要以文化复兴作为本质性表征和最终标志。 任何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文化的现代化命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本民族国家的主体性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关乎精神存在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开拓性、原创性的论述,突破并超越了既有的文化发展叙事架构,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间的历史根脉和逻辑通道,向内赓续五千年文明传统,向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活力,“返本开新”,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最终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这为当代中国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强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根基;为“中西马”的融会贯通,为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未来的创新空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阐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理论前景;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更有感召力的理论基石。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所长)
-
即时新闻
“第二个结合”标注了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20日
版次:A03
栏目: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作者: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