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圆桌对话之一: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顾问论道岭南文化赓续创新

非遗活在当下 才能火在当下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7月06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林清清、宋莉萍、黄宙辉、周欣怡、朱绍杰、孙磊

     7月5日,“南国风起,粤向四海——大湾区岭南文化传播高端研讨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首场圆桌对话聚焦岭南非遗的“出圈”“出海”之路

    张忠德

    倪惠英

    刘晓春

    陈平 (受访者提供)

    李凤亮

    张宇航 (受访者提供)

 

  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中医药走出去,需加强交融互鉴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疟疾、“非典”以及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中医“治未病”理念,也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更大关注。

  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该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首先,要坚持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中医药发展至今,几千年来一直是护佑中华民族的重要健康手段;

  第二,要培养讲好中医药故事的高端传播人才。中医药文化要在海外传播,如何适应当地的“水土”?外国人可能不懂阴阳、虚实等词汇,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讲清楚,让当地受众能听懂、接受、喜欢,再到追求;

  第三,中医药要不断创新发展,就要积极吸收人类现代文明的一切科技成果。像CT、胃镜等现代科技手段,中医也要大胆地拿来“为我所用”;

  第四,加强交融互鉴。我们目前正以海外多中心中医药科学研究为载体,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通过与瑞典、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多所大学建立联合研究基地,与世界卫生组织搭建中医临床指南制修订的国际平台,探索中医药服务在欧洲及全球的机遇。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倪惠英(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

  粤剧跨界创新,擦出别样火花  

  

  粤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一直以兼收并蓄、包容创新和富于现代意识而区别于其他剧种。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使得粤剧不拘一格,海纳百川,进而形成了众多流派。每一代粤剧人都在学习、传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去创新、充实。

  有一句话叫“变是永恒”。在我看来,改革精神是粤剧的传统。当下,时代发展多元化、信息化,高科技已改变人们的生活,使得审美理念发生了变化。粤剧如何守正创新?如何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这就要求我们既继承传统,也要在传统基础上去创新。当然,在这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否则“创新”就变成了“新创”。我们希望这种创新,能让粤剧的表演特色、表演形式更好地发扬光大。

  粤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仅要“守”,更要“突围”。新媒介为粤剧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粤剧与不同媒介擦出火花,跨界让其拥有了新的生命力。处于急剧变化的时代,粤剧艺术家需要不断思考和满足群众不同的审美需求。“适应是为了征服”,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这些年,粤剧界人才辈出,在艺术创作上也有很多新作、佳作,非常令人鼓舞。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刘晓春(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坚守非遗内核,拥抱媒介新变  

  

  春节期间的普宁英歌、端午之际的龙舟景……今年以来,岭南非遗“现象级”爆款传播的案例比比皆是。种种迹象印证,非遗已进入社交媒体新时代。以龙舟举例,外地人看广府龙舟多是“看看热闹”,笑称其为“房东的较量”;但对本地人来说,扒龙舟是兄弟村、老表村的一种探亲活动,是一种亲缘关系的表达。两种不同角度引发的新鲜话题,让沉寂了三年的龙舟在今年端午彻底“火了一把”。

  作为一名研究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的学者,在我看来,非遗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并不断焕发出新活力,其核心前提在于守住传统根基,同时也与新兴传播媒介的助推有很大关系。广府龙舟传承千年,其所要表达的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以及慷慨激昂的兄弟情谊是没有改变的。而传播手段发生了变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屏幕领略龙舟的魅力,激发全球华人心中“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

  如今都在讲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振兴。所谓守正创新,就是要守住岭南非遗的内核不变,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性的突破,拥抱新媒体,拥抱科技,扩展非遗的传播途径,进一步实现活态传承。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陈平(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

  创意设计赋能,推动非遗“双创”


  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可以有多种途径。其中以符号化的文化艺术展示形式,可以强化人们对于岭南的印象和记忆。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北方人正是通过富有岭南特色的影视剧、粤语歌曲了解广东文化。《公关小姐》《情满珠江》《七十二家房客》《虾球传》等影视剧,或反映了岭南人文特点,或塑造了改革开放先驱的城市形象,至今让人印象深刻。五羊雕塑、迎春花市、咏春拳、黄飞鸿、孙中山、梁启超等广东文化的具象化形象,是很丰满、很有影响力的。

  文化的传承传播要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基础之上,与当今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活在当下,才能火在当下。当人们经常接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产品、生活用品、艺术作品的时候,也就不知不觉走进它的文化。

  由此,需要激发创意产业和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关联,让两者相互赋能,提升价值。通过当代创意、创新设计,对传统技艺进行提升和活化,设计生产出多种文化用品、收藏品和艺术品向海内外进行展示,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非遗走出深巷,须步入年轻圈层

  

  文化创新,要坚持文化流动的观点。非遗应融入当下,面向未来,进入到更广大的年轻受众当中。为什么岭南的龙舟、英歌舞这么热?我认为,这主要是跨界传播的效果,是典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结果。

  今天是一个传播力经济、“奇观”经济、体验经济时代。过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时代在改变。国家级非遗已有1500多项,抖音上有一个“非遗合伙人”计划,参与其中的非遗项目达到了98%。以泸州油纸伞为例,其传承人余万伦在抖音平台传播油纸伞,一下子火了,一改过去“无人问津”的困境,现在想买一把他的油纸伞得等几个月。

  所以,非遗在当下的守正创新,可从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跨界融合。无论非遗的内容、形式,还是消费的圈层,都需要进入人们生活中。

  二是有效传播。通过新媒体平台或电影等形式进行宣传,像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就成功吸引了不同圈层受众的喜爱。

  三是消费升级。例如新国潮的引领,要鼓励年轻人参与进来,激发新的消费潮流。

  四是创新发展。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进而推广开来、传承下去。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张宇航(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原总编辑):

  非遗传播传承,传媒责无旁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主要通过艺术、技艺、文字等非物质形式进行,具有强烈的精神认同感和活力。因此,非遗需要更多地通过传媒进行宣传,使之更好地融入公众生活中。

  从文化属性来说,媒体传播与非遗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各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都可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和推介,而媒体也在此过程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和内容。

  近两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合作主办了两届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系统全面地梳理展示广东的非遗传承创新工作和成果,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有广泛影响。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更重的历史使命。非遗传承不仅是非遗工作者的事情,也是与民族发展和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人文湾区建设中,非遗将发挥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推进湾区共绘“同心圆”。

  传媒有责任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提升对岭南非遗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数字化等先进科技载体,汇聚和推介广东的非遗传承发展工作;特别是推动非遗传承工作社会化、大众化,引导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努力将非遗融入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