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花生熟了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7月23日        版次:A07    栏目:乡音    作者:邱宝瑜

     听乡音《牛乸花》 羊城派二维码

  

  □邱宝瑜

  

  花生是春天种下的,到了暑假时,椭圆的叶子由青转黄,已早早泄露了成熟的气息。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可以随父母到地里收花生。

  七月大暑时节,阳光如流火,收花生须得赶早,避开酷热的正午。公鸡刚啼鸣,月牙儿还悬挂在墨黑的空中,父母便已起床,一个拉着板车,一个挑着箩筐,一前一后出了门。我自然是紧步跟上。曦光之中,大地水汽蒸腾,远山笼罩在薄雾里,显得特别神秘。这不由让我兴奋极了,仿佛正进行着奇妙的探险。

  走进地里,入目已是一片绿意,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空气清凉湿润。已有不少早起的村民埋着头在地里,一丝不苟地忙着。父母也不耽搁,高挽袖口,准备干活。

  花生丛有半人高,长得密密匝匝,成熟的果实便隐匿在下面松软湿润的土壤中。父亲弯下腰,双手缠住花生藤,用力一扯,成串的花生随之出土。它们筋连着筋,挤挤挨挨。母亲接过来,甩掉大部分泥土,再一把一把地将果实摘下,箩筐里很快便装满了胖乎乎的花生。我也不闲着,手持一把小铲子,在拔过花生的土里拨弄,寻找遗落的花生。母亲说,种植不易,果实要颗粒归仓,每一颗都浪费不得。

  但暑天里干活总是累人。不一会儿,我便玩心大起,像风一样在田间奔跑,或坐在树荫下,观云、听风、闻草香。仔细听,草丛中蛐蛐的嬉闹此起彼伏,也许是我们搅了它的清梦,那叫声有些急躁;树梢上,山雀飞走又落下,叽叽喳喳的,俨然一个小合唱团。天渐渐大亮,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洒下一片金黄。池塘里水波流金,水草青青,我忍不住捧起一捧池水,好清凉!这片刻时光,我全部的感官都在感受着这些美好,乡野茫茫,却美如画卷,令人无比欢愉。

  回头望,父母还在劳作,衣裳早已被汗水湿透,晶莹的汗珠正顺着脸颊滑落到土里。他们偶尔会抬起头和附近的村民说笑,那爽朗的笑声总让我产生错觉——这并非在劳动,而是在欢聚。丰收的确是让人喜悦的,大地总会以丰硕的果实回馈辛勤的农民。我没再偷懒,赶紧回到父母身边帮忙。

  大中午时,阳光照在身上火辣辣地生疼,大家已是筋疲力尽,于是将收获的花生搬上板车,准备回家。奶奶看到我们归来,笑开了颜,立刻召集一家老小,坐在成堆的花生旁,麻利地挑选出坏果。趁着日头正盛,还要将选好的花生摊在阳光下暴晒,然后等着专人来收购换成油。花生全部收成得几日工夫,那几日,村道两旁全是晒太阳的花生,实在壮观。此时奶奶总在一旁念叨:莫要下雨,不然花生晒不干,容易发霉。

  母亲还没有闲下来,她将新鲜花生洗净后倒入锅中,撒上盐煮熟,顿时满屋飘香。吃着软糯甘香的水煮花生,这一天的辛劳皆化作满足。

  如今,父亲走了,母亲老了,我看着刚买来的盐水花生,不由又想起那个凌晨,微风徐徐,鸟鸣啾啾,我和父母有说有笑,走向那片花生成熟的土地……

  

  《乡音》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并请提供详细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