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家健 |
2020年1月12日“年味龙导尾”导赏,途经林氏凉茶 |
羊城晚报记者 谢小婉 实习生 张永奇 张思宁 City walk,常译为“城市行走”“城市漫游”,参与者或毫无目的地或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在城市中漫步、在城市中探索,深度体验城市中的历史、人文、景观等。近三年来,这种微旅游方式逐渐兴盛,一度成为“热词”,在2022年年初小红书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城市漫游位列第五。 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City walk更为强调与城市间的互动,对于不熟悉的城市,便需要一位导赏员。今年36岁的广州导赏员邝家健早在2010年就开始进行City walk的活动,在这个概念之上,他和团队成员们不断探索城市导赏之路。 导赏的概念如何产生 2010年,为了举办亚运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广州大规模修缮许多老式骑楼外墙,在统一的整修标准下,一些骑楼外墙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痕迹被抹去,这引起了一群热爱古建筑的老广的注意,对于旧城的改造和保护,一时成为热议。 在邝家健的回忆里,那是一场热火朝天的讨论,在讨论中,广州老城的历史以及生长在其中的老广们的共同记忆,成为许多广州人提了又提的话题。邝家健也融入讨论之中:“你每天经过那些老建筑,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它们突然消失,那种震撼感会让你自然而然地去关注和思考。” 在那一年,邝家健和很多广州人开始重新审视这处土生土长的地方。“我住在龙导尾社区,很熟悉那里的每一条巷子,走哪都不会迷路,但是不知道那些广式老建筑为什么要用青砖建房子,为什么要用花砖铺地,这种小疑问不断冒出来,你的求知欲会驱使你去重新学习这座城市。”邝家健说道。 邝家健在社群“广州街坊情”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周末时,“广州街坊情”的成员们偶尔会举行线下聚会,一起出来“扫街”。有一次,有成员提到国外流行的一种城市漫步活动,也就是“City walk”,这启发了他们:不如来一次City walk,去看看我们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 2010年9月,社群“广州街坊情”组织了一场免费的城市行走活动,名叫“从原点出发”,路线的起点就是人民公园内“广州原点”标志物。邝家健提到,当时成员们每次以此为起点,从不同方向走向老城区,在行走中,没有制定特别具体的路线规划和内容设定,再加上缺乏相关知识,成员们往往需要相互补充才完成一条路线的探索。在邝家健看来:“那次严格上来说,还算不上是导赏活动,更像是网友见面会的一次城市行走活动。” 导赏,一词源自英文单词“docent”,是以传播本土文化为主的心得分享活动,起源于欧美博物馆的导览,传入港台地区后,又引入社区营造和文化保育的概念。 不管国内外,导赏仍然是一种较为小众的活动。2011年,邝家健受邀参加了一次香港湾仔嘉咸街的漫步活动,才逐步建立起“导赏”的概念,并逐步深入探索。在那次活动中,导赏员是一位40多岁的阿姨,她带着导赏团穿行在她生长的街市里,给邝家健带来全新的体验:“她的讲解跟社区所有的人和景点是紧密联系的,她就在湾仔长大,方方面面都很熟悉,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地在讲解,她的情感是自然的。” “阿姨说为什么要保育旧街市,不仅是因为那里浓缩了记忆,还因为关乎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的生计。为了发展进行改造无可厚非,但如何更多留存原有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居民也能跟社区一起向上生长,是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阿姨的一席话,深深震撼了邝家健,也让他认识到了导赏的意义所在。 香港之行让邝家健对导赏起了兴趣。2012年,邝家健和几位同住龙导尾的伙伴以社区北侧的同福路为中心,规划出一条路线,借鉴香港的经验,正式用起了导赏的名头。 即使生于斯长于斯,这条导赏路线还是花了团队近两个月的时间来规划设计,在微博上发起招募后,有四十多人参加,比原先预期的人数翻了一倍。在不间断讲了三个多小时后,邝家健几近失声,让更多人了解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累,但满足。 要对城市保持熟悉感 2012年起,邝家健和同好不定期组织导赏活动。2019年,为了把导赏做得更专业化,也为了更方便开展导赏活动,邝家健和5名同好创办了“BOOK 導賞”公司,走到如今,公司只剩四个人,且直到现在,邝家健都是公司里唯一一位全职导赏员。 “导赏是小众活动,赚不到钱,养不了家,我每个月的收入达不到广州最低工资。”邝家健解释,他因为身体等各方面原因不适合长时间坐班,才“幸好”有余力全职进行这份工作。 据了解,“BOOK 導賞”目前已在广州及附近地市开发了40多条导赏路线,平均每个月举办两三次导赏活动,每次费用大致在88元,时长在两到三小时内,每次人数控制在8-15人,“顶多20个人,人数再多的话,讲解效果就不好了”。 邝家健介绍,以前他们开一条路线,主要靠兴趣和过往经验,“比如我知道同福路那一带有很多老街道老建筑,有很多东西可以讲,我就去那个区域开一条路线。但现在我们读了一些书,对导赏也有更深的研究后,就会从内容和主题出发去规划路线,后者的积累要更深厚、花费的时间也更久。”有时,他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路线,譬如近期广州暑热当头,便会开辟夜游导赏路线,但也要注意:“像东山等老城区,都是民宅,一到晚上就没什么光亮,并不适合导赏。” 一条线路的开辟并不容易,导赏员除了需要对路线本身有一定了解外,还要查阅大量资料,丰富完善讲解量,并一次次实地内测,时间可能要拉长到好几个月。并且路线不是一旦设计完毕就一了百了,同一条线路常走常新。“社区是鲜活的,它可能每天都在变化,比如有一些小庙前一天被拿来归置杂物,后一天就进行了修整,我们要时常去走一走看一看,更新导赏的内容。”邝家健提到,如果没有持续的观察和更新,导赏就会流于随意,“要对自己讲解的地方保持熟悉。” 采访中,我们途经一处荒芜的老式广味旧宅,邝家健突然停下指了指它的楼梯扶手,扶手基座业已不稳,棕褐漆色上满是尘埃,“你看以前扶手的设计,就真的在考虑使用者的感受,会更好扶。”他说。 导游没法取代的事情 在带团导赏过程中,邝家健时常感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比如有次清明节的活动,有些顺德人会问老广在门口挂的那串绿色的叶子是什么意思,这会打破我的一个固有思维,以前以为珠三角地区的习俗都差不多,但后来发现,不同地方在门前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即使在同一片地域,也能体味到文化的多元,但导赏仍是小众活动,广州地区如今较为纯粹的导赏活动组织团队并不多,“City walk”火了之后,也并没能给“BOOK導賞”带来更多的客流。报名参与导赏活动的,大多是年轻的工薪阶层,但只有对历史文化感兴趣、想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文化肌理的人才会选择参与导赏活动。“不然谁会把好好的休息日拿来‘听课’呢?”邝家健打趣道。 但是,“如果有人听了我们的导赏,能对这座城市多一点了解,成为一个城市文化观察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邝家健提到,导赏中团队成员们最为注重文化保育意识的培养,“城市肯定是要发展的,有一些旧的东西可能会慢慢消失,但我们希望它还在的时候,能有更多人关注到,一座城市不应该在发展中失去它原有的底蕴和烙印。” 导赏员都有自己擅长行走的导赏路线,有人生长在越秀山下,小时候山上山下跑,能够在导赏里加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体会,这是一般旅游团导游无法取代的事情。 邝家健最为喜爱的导赏路线,还是在他最熟悉的龙导尾社区。那个以龙导尾市场为中心的老街区,有迷宫一样的街巷,串联起传统的趟栊大屋、广式平房矮楼、小洋楼等老建筑,商业繁华,叫卖声此起彼伏,所听所闻全是粤语。在邝家健的记忆里,那是一种独具老广味道的生活方式:“以前大雨后街道就会浸水,蹚过水,我就上学去了”。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