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乙肝抗体低

感染科专家建议:补种乙肝疫苗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8月04日        版次:A12    栏目:    作者:张华

    

     部分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肿瘤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图/视觉中国

  

  “接种乙肝疫苗我们会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因此,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彭亮指出,儿童青少年、全流程接种了乙肝疫苗的成年市民,建议5-7年复查一次,做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查,如果抗体很低,则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抗体低,建议补种疫苗

  

  据悉,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新生儿进行了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2016年中国疾控中心的流调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32%,感染率大大降低。今年7月22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消除肝炎危害”会议指出,中国新生儿三针疫苗覆盖率已达99%,但是中青年人群乙肝携带率依然不容乐观。我国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25-45岁有常住户口或工作的居民中仅有12.5%接种过乙肝疫苗。

  “接种了疫苗后产生的乙肝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十来年,因人而异。李兰娟院士曾经系统地对江浙地区15岁以下青少年进行过针对性研究。这些孩子都是全流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乙肝表面抗体转阴的比例还是较高的。若抗体滴度低于一定水平,比如在10mIU/ml以下需要重新接种疫苗。”彭亮主任建议,定期查一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μg)或剂次;对3针免疫无应答者,应再接种1针60μg或者3针20μg乙肝疫苗,去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

  

  治疗关卡提前,预防肝炎重症化

  

  从乙肝流行病学的数据看,大多在5岁之前感染乙肝病毒,直到二三十岁病情都相对稳定,但是30岁之后,特别是30-50岁这个阶段,则容易出现肝炎活动以及重症化,有的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肿瘤。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刘莹指出:“目前中山三院感染科乙肝住院病人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他们有的早期症状会很像感冒,胃口变差、厌油腻、乏力,有时还会觉得恶心。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将会进一步加重,巩膜脸色发黄,有的还会有腹水,病情逐步进展到重症。”

  目前,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均建议将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提前。刘莹强调,“就算肝功能正常,但是抽血发现病毒指数增加以及e抗原等病毒学检查发现异常,都应该及时听从专科医师意见,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及时治疗对于阻断乙肝病情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刘莹认为,尽早治疗带来的巨大获益,可大大减少发生重症化的概率;目前抗病毒的药物多数进入了国家药品目录,药费从以前一个月几千元下降至几元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经过十多年临床实践,长期随诊发现,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印证,因此呼吁大众定期筛查乙肝,如果发现慢性乙肝则建议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