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少莲:

深刻把握和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8月04日        版次:A06    栏目:理响广东·马院院长谈    作者:李妹妍

     唐少莲

  

  栏目主持 李妹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并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何更好地推进“第二个结合”?本期“理响广东·马院院长谈”,羊城晚报专访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少莲教授,深入解读“第二个结合”。

  

  羊城晚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唐少莲: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历史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突出特性,也是总书记所强调的“根脉”。不把握这种历史连续性,不厚植这个“根脉”,就不可能正确地回顾来时的路,走好脚下的路,看清未来的路。那么总书记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文化复兴不是主张文化复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复兴,是一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不能把复兴曲解为复古泥古。一切传统文化皆有其历史背景与理论限度。我们尊重传统,但不是照搬传统;我们复兴文化,但不是“复古”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我们绝不能丧失甄别、判断与反省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既要警惕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同时也必须摒弃“回到过去”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发扬总书记所强调的“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通过辩证的“扬弃”实现文化的推陈出新。

  二是传统文脉必然走向当代文脉。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只有映射现在,或者说过去只有走向现在,才成其为真历史。因此,作为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绝不是指故纸堆里的文化符号,即列文森所谓“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在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的文化呈现与文化创造,是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流程。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就绝不可以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倚老卖老”,其核心意涵是且只能是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担当起“重塑新文脉、重系新国运”的文化发展使命。

  三是文化的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和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把握时代之变、回答时代之问、满足时代之需、推进时代之轮,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的使命与责任。为什么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因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其文化之基、精神之钙、动力之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不严格遵循费正清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即不是对西方现代化冲击的被动反应,而是凸显出鲜明的文化主体性,有着自身特有的内在逻辑脉络。这种内在逻辑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羊城晚报: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怎么理解“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深刻内涵?

  唐少莲:我党百年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爆发磅礴的生机和活力。这个“结合”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僵化式理解,开辟了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是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但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如何被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如何使之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还需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时代进步做出进一步的回答。“第二个结合”正是对“第一个结合”的深化和拓展。

  首先,“第二个结合”在空间形态上打破了中西思想的壁垒,冲决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樊笼,确立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系既要深入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土壤,实现“第一个结合”,也要深入历史和文化的深层土壤,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首先要破除中西思想的空间壁垒,找准彼此之间高度的契合性,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的“中西合璧”,造就能有效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第二,“第二个结合”在时间形态上打破了古今思想的壁垒,吹散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历史地基。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我们既要赓续“从过去承继下来的”传统,又要“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就必须保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必要张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只有立足传统又超越传统、赓续血脉又发展血脉,才是真正的现代化之路。“第二个结合”打破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间壁垒,让我们能够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三,“第二个结合”在意识形态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挖掉了崇洋媚外的思想地基,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人间正道。西方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一度造成我们在国际上的失声、失语。“第二个结合”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用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艺术、中国形象向世界描绘“中国图谱”,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向世界宣示“中国底气”,而且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羊城晚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第二个结合”?

  唐少莲: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好地实现“第二个结合”,一是需要更好地找准“契合点”。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近日向全球发布智库报告《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报告从尚“道”、崇“礼”、重“民”、敬“德”、修“文”、贵“和”六个方面展开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下一步可以由“点”到“面”,深化和拓展两者之间更多的“共同视域”。

  二是要更好地把握“方法论”。两个不同的体系、两种异质的文明不会自动“结合”,最好的桥梁和纽带是“互相成就”。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元素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老百姓的日用常行;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把优秀传统文化从“过去完成时”转化为“现在进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是要更好地造就“新文明”。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结出的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果实”,也不是传统文明的“现代样本”,而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第二个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也有科学社会主义的“魂”,还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的“果”,就必然描绘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谱,就必然创造出不同于过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