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慧文 不同以往的人类学区域研究 即使身在珠三角,我和许多本土人一样,对移民概念的理解都是碎片化的。这些“碎片”可能是偶然认识的厂工、小区的保安或扫地的阿姨。作为本地人,或许我们不会深究,不会探究这些移民群体从何而来,为何选择来到这里,又将何去何从。 然而,这些碎片化的印象与叙事通过周大鸣教授的研究得以凝聚。他从湘潭移民到珠三角,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将这些碎片整理汇聚,最终形成一部区域研究著作:《珠三角移民与城市化研究》。 这部著作从人类学的整体性出发,从人口流动、社会转型、社会网络、社会融合、社会空间等多个方面,展现了珠三角地区从传统城镇化向着工业城镇化和现代城镇化发展的壮阔画卷。他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身影和生活融入了一个更大的历史图景之中,所呈现的不仅是个体的移民经历,更是一个群体、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深度,让人不禁关注这些移民群体背后的故事。 从改革开放的时代脉络中,周大鸣老师早期的作品展现了珠三角地区乡村都市化的发展过程。人口迁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风向,人口的流动与聚集影响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在周大鸣老师对于城市化过程的研究中,也包括了对外来劳动人口的研究。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乃至刘邵华的《我的凉山兄弟》,都是从孤立的村落出发,以小见大地阐释人文社科的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微观村落的研究分析受到了质疑和批判,促使人类学从单一的村落向复杂的、区域的整体研究转型。 经过三十载的研究积累,周大鸣老师向人们展现出了不同于过去人类学的区域研究作品。 揭示珠三角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珠三角移民与城市化研究》从导论开始即引出了作品最核心的一条主线——从地域社会到移民社会。开篇选择了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角度切入,对珠三角地区的文化历史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让读者对珠三角地区的地域社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也揭示了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地区的历史特殊性和复杂性。外来人口为珠三角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联系,增强了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互动与合作;然而,外来人口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外来人口增加了珠三角地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压力与难度,融合和沟通方面也存在一些障碍和冲突,需要更加有效的社会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社会和谐;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新型基础设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将进一步影响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的规模和结构。 在乡村都市化过程中,宗族企业是由一个村落的宗族共同成立经济组织的代表。这些企业具有中国特色,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利用宗族关系和文化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信任、凝聚力,并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然而,宗族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和社会变迁时,也要克服宗族文化的弊端,实现宗族与市场、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融合。 为学术界提供重要方法论参考 书中还开创性地研究了在穗非洲导购中介商的生存情况,他们与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未连接或弱连接的空隙,这些空隙为他们提供了信息、资源和机会的优势。在穗非洲导购中介商的社会网络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过客社团”这种新的移民理念,即他们既不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也不完全脱离原籍社会,而是在不同社会之间灵活地转换身份和角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二元社区”的概念贯穿对城市化发展历程的研究。这是周大鸣老师在2000年研究珠三角外来工时提出的一个创新性概念,指由本地人和外来人口构成的两个不同的社会系统,它们在分配制度、职业分布、消费娱乐、聚居方式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隔离,互不认同。“二元社区”理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珠三角地区移民与城市化发展的新视角和分析框架。 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于珠三角地区移民与城市化的全面认识,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参考,对于理解和应对当代移民与城市化问题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