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时代青年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9月01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王晓骏

  □王晓骏

  

  2023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应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从学史明志、笃行不怠和守正创新三重维度增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奋进力量。

  

  学史明志:坚定志气骨气底气

  

  中华民族拥有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和共同记忆传承不绝、流传至今。然而步入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血雨腥风中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无比坚实的支撑、无比丰厚的滋养。放眼全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自古绵延至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认真学习中华文明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对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鉴别能力,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激发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笃行不怠:踔厉奋发迎接挑战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不仅是对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嘱托,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新时代青年生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年代,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正在用行动证明自己堪当大任——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抗洪救灾斗争中,在救死扶伤、教书育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岗位上,处处澎湃着青春激情,昂扬着青春斗志。

  但当前,面对国内改革发展重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新时代青年要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好迎接惊涛骇浪的准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因此,在新时代,中国青年不仅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把握历史大势、树立远大理想、发出时代声音。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也决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要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形形色色的诱惑侵蚀,要起而行之,拒绝“躺平”,牢固树立永久奋斗的伟大信念,争做实干家、攀登者,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踔厉奋发迎接挑战,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锐意进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既体现在过去辉煌的文明成就,更体现在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新时代青年正积极投身于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事业,不断创造新奇迹。但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民生和环保领域仍面临不少难题,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

  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仍在持续。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也要重视与生产关系有关的制度创新,还要重视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充分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持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新时代青年要做改革的生力军、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后备军,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青年具有特殊的使命和机遇。当代青年要坚定志气骨气底气,胸怀梦想挺膺担当,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青春动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