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朝清 图/王铎 近日,河南信阳市一所高校宿管阿姨的“缝缝补补小课堂”开课,宿管阿姨手把手教学生“针线活”。一位学生称阿姨教得很耐心,以后生活中遇到需要缝补的事情自己就能完成。(10月26日澎湃新闻) 在笔者所工作的高校里,有几家缝缝补补的裁缝店,每次去光顾,发现生意都很火爆,排队几乎是常态。对于“95后”“00后”乃至“05后”大学生而言,面对需要缝缝补补的衣服,通常都束手无策,“花钱买服务”成为一种常见的策略。设置“缝缝补补小课堂”的初衷,在于让大学生们掌握生活技能,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虽然,花钱找人缝补并不难,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化历程。在中国人的人格模式中,只要没有进入婚姻都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许多原本可以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事情,也被父母代劳,导致不少大学生不仅缺乏必备的生活技能,还缺乏劳动的习惯、对劳动缺乏足够的价值认同,甚至会鄙视、厌弃那些努力工作和认真生活的普通劳动者。 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不仅能够节约开支,也能够让生活更便利。“缝缝补补小课堂”不仅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也能够在“劳力”基础上达到“劳心”的效果,从而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审美的涵养。“缝缝补补小课堂”不仅让大学生们掌握了可以终身受益的一技之长,也实现了精神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