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携新剧《阿Q正传》乌镇戏剧节首演

导演李建军:短视频时代,戏剧的真诚依然无可取代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版次:A18    栏目:独家专访    作者:艾修煜

     导演李建军

    

    

     《变形记》《大师和玛格丽特》《阿Q正传》,李建军近年来的创作多围绕文学经典改编展开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正在浙江乌镇举行。

  作为乌镇戏剧节的常客,这一次,导演李建军携新青年剧团带来了全新作品《阿Q正传》。这位凭借“后人类三部曲”声名鹊起的中国戏剧先锋派领军人物,通过阿Q对当代人的生活发出叩问。演出间隙,李建军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新作:讲述与今天相关的阿Q故事

  

  羊城晚报:创作新剧《阿Q正传》的契机是什么?将人尽皆知的文学经典搬上戏剧舞台,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李建军:我这几年的创作多围绕文学经典进行改编。从《变形记》到《大师和玛格丽特》,前几年,我改编的都是西方文本,今年,我想选一个中国文本,于是就有了《阿Q正传》。改编经典当然有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你能不能在经典中找到新的角度和当下的观众关注的问题,继而产生一种更深的连接而让观众有所触动。否则,观众为什么要跟着你重看这个故事?这是创作中非常大的一个考验。

  羊城晚报:为何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经典挑中了《阿Q正传》?

  李建军:我的创作思路是找一个人尽皆知的、近现代的底层小人物来表现。这样的文学形象在中文经典里可选择的空间其实不多,除了阿Q之外,可能就是骆驼祥子了。阿Q足够重要,有足够的影响力,激发了我们的创作欲。

  羊城晚报:从戏剧导演的角度来看,《阿Q正传》是一个适合戏剧化表达的文学故事吗?

  李建军:其实不是。相对于戏剧文学的范式文本来说,小说《阿Q正传》是戏剧性很弱的文本。片段式、章回式的小说结构,导致故事本身比较松散。

  但是,我在创作时考虑的重点并不是故事有多么的精彩,而是能让我找到新角度,讲一个在今天仍有意义的主题。

  羊城晚报:所以,新剧《阿Q正传》找到了一个什么角度和主题来架构?

  李建军:“阿Q他是谁?”“今天,谁是阿Q?”“阿Q在今天会怎么样?”我们把舞台上的《阿Q正传》变成了一个穿越故事,100年前的阿Q变成了今天的青年,他的故事延续到今天,今天的阿Q在审判过去的自己。

  此外,我们在《阿Q正传》里放进了《狂人日记》的故事,阿Q和狂人这两个人物有了交集,狂人是一个启蒙者,和他的相遇启发了阿Q。这也是我们为了探讨“阿Q他是谁?”“今天,谁是阿Q?”“阿Q在今天会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而作出的重新结构和改编。

  羊城晚报:在呈现阿Q时,你对这一形象和他所代表的人群持怎样的态度?

  李建军:批判的态度肯定有,但今天的阿Q和100年前的阿Q有了区别——今天的阿Q可以去批评自己,反思自己的“精神胜利法”,去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去活。

  简而言之,今天阿Q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这在100年前是不可能的。他们不甘于沉浸在过去的逻辑中,想要创造新的可能性,这是今天的年轻人和原来的阿Q最不一样的地方。

  

  观点:“解读”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

  

  羊城晚报:作为创作者,你排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吗?

  李建军:不排斥,作品必须面对观众的批评、解读、争论、阐释。

  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会有非常强的对象感,会不停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对于观众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没有效果?观众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一个美学判断、每一个舞台上的手法都是一种中介,最后的阐释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一部分。

  羊城晚报:《世界危在旦夕》《飞向天空的人2》,包括这次的《阿Q正传》,你的多部作品里,都有基于绿幕的实时影像和数字影像参与戏剧叙事的部分。你如何看待这种手法的流行?

  李建军:这体现了一种媒介的竞争,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会被技术的发展影响。媒介的迭代、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在人类所有的艺术表达中被映射出来。戏剧的创作自然也会受影响。

  在古希腊时期,坐在第十排的观众光看演员的表演,就会觉得非常震撼。可是,今天的观众坐在第十排看到的舞台表演,跟握在手中、近在咫尺的短视频来比,感染力损失了大半。技术在改变人,它改变的不只是艺术,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

  羊城晚报: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戏剧作为一种表达和交流的介质,依然好使吗?

  李建军:人对交流的追求和渴望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不能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多人说,戏剧要死了,因为短视频的竞争以及其他媒介的竞争。

  但是,戏剧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就是“我演你看”,这是一种最直接的人和人的交流,从这一点上来说,戏剧不会死亡。它是能反映人的本质需求的艺术媒介,尽管效率可能不是那么高,但其中蕴含的真诚和面对面带来的真实感是不会被取代的。

  

  态度:创作者要不停拥抱陌生环境

  

  羊城晚报:作为一位学美术出身的导演,你的剧场语汇鲜明,比如强烈的灯光和色彩、影像与舞台表演的互动、兼具荒诞性和冒犯性的游戏感、对人偶和面具元素的青睐等。这种风格是如何确立的?

  李建军:这有很大的偶然性,每一个创作者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这跟你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人生长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脾气,决定了你用什么方式表达。

  此外,戏剧本身也在变化,它是流动的,是活的。它的形态也会影响我。30年后的戏剧和今天的戏剧一定也不一样。

  羊城晚报:从2006年开始尝试独立创作,到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独立戏剧导演之一。如今,你“转型”或者“突破”的主观意志依然强烈吗?

  李建军:对于我来说,很难想象通过主观意志来实现创作上的转型和突破。我只能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每一次实践来获取一些新的灵感,完成一种经验的积累。对创作者来说,如果想要不停成长,那就要把自己不断放到陌生的、不熟悉的环境中去工作。

  羊城晚报:作为国内先锋戏剧的代表导演之一,你如何理解“先锋”?

  李建军:“先锋”就是你和观众、你和商业市场、你和美学传统保持一种张力。你要做一个艺术的叛徒,做一个传统的叛徒,做一个经典的叛徒,做一个市场的批评者,这就是“先锋”。社会永远需要这种先锋,这是一种文化的责任,也是创作者的一种立场。我觉得先锋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走先锋路线,这是一种个人的选择。

  羊城晚报:对于你所从事的戏剧艺术,你也会用一种审视的态度去面对它?

  李建军: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是不是“审视”的态度我不知道,但肯定会有思考。

  只能说,如果把创作当成持续的工作,你需要在这里面发现乐趣。你一定会对它有更多思考,对它的历史要有更多了解,这是一种创作的需要,也是自己的兴趣和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