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进入高发季!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患者增加,中疾控提醒——

警惕多种呼吸道疾病
交互或共同流行风险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05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

  

  发烧、咳嗽、乏力……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到来,近期,包括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中国疾控中心在日前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中指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老年人及早治疗是关键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近期我们临床上观察到流感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从整体看,流感病例数有所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趋缓,预计入冬后可能有小幅波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增多。

  王贵强表示,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成年人感染后实际症状都较轻,但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是发展为肺炎和重症的高风险人群。这些感染容易破坏脆弱人群的上呼吸道免疫屏障,继发一些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对重症高风险人群来说,在早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及时针对性用药很关键。”王贵强建议,重点人群若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咳黄痰等肺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测病原,并正确用药。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丽介绍,如果各年龄层患者出现咳嗽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在不太严重、没有持续高烧的情况下,选择社区医院可以更为方便快捷地初筛就诊。

  

  家长勿擅自给患儿用药

  

  “不是所有的支原体感染都会发展为肺炎,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轻症,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秋冬季比较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每3至7年会流行一次,家长们需科学看待。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家中孩子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专家介绍,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的生物学特点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非典型病原体。假如家中孩子出现体温40摄氏度以上、持续高热超过3天;刺激性干咳,甚至影响正常作息;精神状况差,频繁呕吐、腹泻,以及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是感染了肺炎支原体,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近期,网络上出现“支原体用药三件套”“儿童居家康复套餐”等所谓支原体感染诊疗建议。对此,王荃表示,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吃药。因为儿童的体重较轻,且很多脏器功能发育尚不健全,所以儿童用药需结合其基础情况。有必要经医生评估后,给出更安全的用药方案。另一方面,从当前临床整体看,儿童病例中感染流感病毒的情况更多,因此通过病原检测后,才能对症下药。

  

  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针对多种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的诊疗问题,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主任许启霞表示,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是指呼吸道多种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或肺炎,如患者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病毒感染,或者病毒混合细菌、支原体、真菌等两种或多种病原体感染等。

  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耳痛、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的情况。合并流感的患者往往伴有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上述症状重、持续时间长,要警惕肺炎的发生。

  出现混合感染后,应如何治疗?如果流感或新冠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通常给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遵照医嘱居家服用药物治疗,多饮水、充分休息,病情在1至2周内可得到缓解。

  但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不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如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精神差、意识模糊或严重呕吐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安排胸部影像检查,评估患者有无罹患肺炎、是否为重症肺炎,评估继续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如果是危重症患者,需要安排到监护病房加强治疗。

  “目前我国流感活动处于中低水平但呈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主动免疫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流感十分重要。同时,建议公众勤洗手、勤通风,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