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跨国企业“高管天团”纷至沓来:

在中国市场“更进一步”时不我待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06日        版次:A02    栏目:相约进博会 聚集新活力——关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作者:孙绮曼

     进博会人工智能展厅

  

  文/羊城晚报特派上海记者 孙绮曼

  图/羊城晚报特派上海记者 曾育文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这是中国连续第6年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达289家,为历届之最。众多跨国企业同台竞逐,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全球首秀”“中国首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进博会开展首日的现场,不少世界500强高管向记者表示,在如今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进博会仿佛一剂“定心剂”,给了跨国企业们在中国市场“更进一步”的机遇,让世界500强得以共享中国大市场。

  

  500强“首发首秀”不断

  “头回客”“回头客”齐聚一堂

  

  今年进博会,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全数到齐,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展览期间,多种先进医疗器械、创新药、能源低碳设备、智能工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科技美妆产品、高品质食品等将进行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

  借助进博会这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500强药企艾伯维在今年带来覆盖免疫学、肿瘤学、眼科学、神经科学和美学五大关键治疗领域的多款创新产品。

  “从进博会这个窗口,艾伯维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见证了中国大市场成为艾伯维的大机遇,见证了艾伯维创新药从‘图片’到‘药盒’再到进入‘医保报销单’的转变,见证了艾伯维中国员工数从400人到2200多人的增长奇迹。”艾伯维副总裁、艾伯维中国总经理董莉君向记者谈到,艾伯维计划到2030年前在中国上市30个新产品及适应症。

  作为独立公司运营的第二年,欧加隆已经从进博会的“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今年的他们以800平方米展台集中展示“立中国、惠中国、益世界”的本土化发展蓝图。

  “进博会既是欧加隆在中国发展两年多来的‘成果秀’,也是开启合作新机遇的‘金钥匙’。今年是欧加隆第二次参展,进博会广泛的溢出效应已让我们真切受益,部分新产品已经实现从‘展品’迈向市场的快速蜕变,我们也通过这一平台觅得了本土商业合作的机遇并得以落地。”欧加隆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泽发(Zafer Unluer)表示,今年进博会,欧加隆带来一系列涉及女性及其家庭“全生育周期”和“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记者留意到,在今年进博会上,连续六届参展的GE医疗也首次以独立品牌身份亮相,参展面积历届最大达600平方米,展品也是历届最多,围绕精准医疗、妇幼健康、基层关爱、智慧医疗等方面,带来近30款融合全球资源和中国智慧的无界创新成果,其中10款为中国首发首展。

  

  “高管天团”齐聚中国

  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共同心声

  

  “高管天团”漂洋过海来到“四叶草”,融入中国新发展格局成为跨国企业的共同心声。

  为了参加进博会,乐斯福全球CEO布利斯奥德朗·瑞奇(Brice-AudrenRiché)特意改了原定行程,专程从法国赶来。除了他以外,乐斯福全球高管更是“组团”而来。据了解,乐斯福集团在中国有6家生产型子公司,主要为中国和东南亚市场提供酵母等产品。

  今年是联合利华投资中国100周年。作为进博会展商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联合利华以“全勤生”身份六赴“进博之约”。联合利华中国区总裁瞿巍向记者谈到,中国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进博会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正是中国传达“开放”理念的鲜明标识,为外企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

  “我已经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感触颇深。进博会正是构建了这样的新发展格局,用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新机遇。”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向记者表示,欧莱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欧莱雅中国业务规模增加了一倍。

  “我们从未动摇过投资中国的信心和决心。40多年前,我们来到中国投资;今天,我们投资中国!”资生堂中国总裁兼CEO梅津利信说,在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国通过进博会这一优质平台持续为国内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让他们集中看到了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

  六年间,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黄永慜在进博会上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广。

  “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黄永慜向记者强调,这让深耕中国多年的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和市场发展潜力的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未来中国的经济趋势长期向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