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首届学青会在广西南宁盛大开幕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06日        版次:A06    栏目:首届学青会    作者:吕航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主火炬被点燃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吕航 (发自南宁)

  

  11月的南宁,正在持续刮起一股“青春风暴”。5日晚8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在广西体育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以青春为名、从9月起就陆续开赛的体育盛会终于达到了赛事的最高潮。从城市运动会到学生运动会、青年运动会,再到如今的学青会,中国体育在促进体教融合、培养新生力量的道路上持续擦亮青春底色。

  

  开幕式展现“青春聚能”风采

  

  首届学青会开幕式以“绿”为第一抹主题色,以“山水间”作为开幕式的一大创新亮点,通过艺术重构山水的方式,带领观众进入壮美广西、大美中国的诗意画卷。开幕式分为暖场表演、体育仪式、文体展演三个部分。其中,文体展演节目以“在青春的赛道上”为主题进行设置,由《青春的山河》《青春的接力》《青春的奔跑》三个篇章和尾声《青春万岁》组成,尾声《青春万岁》包含了火炬传递和点火仪式。

  开幕式舞美以赛道的延伸、拓展和螺旋上升为形态,构筑充满想象的青春空间,寓意学生青年一代在赛道上奋勇前行、奔赴未来。

  在开幕式最重要的点火环节,导演组的设计别出心裁:本届学青会火炬塔和点火仪式以“青春聚能”为创意核心,仪式及演出中见不到主火炬塔“聚能环”,现场青年演员们依托自己的力量,以“搭积木”的方式共同完成火炬塔的构建。随着“聚能环”由优秀学生代表和杰出青年运动员共同点燃,开幕式气氛达到最高潮,这场“青春、友谊、团结”的盛会正式开幕。

  接下来的十天中,这场以青春为名的体育盛会还将持续刮起“青春风暴”。

  

  学青会的“前世今生”

  

  作为原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原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后举办的首届综合性青年体育赛事,学青会继承了原有赛事青春活力、积极阳光的基因,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探索,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首届学青会的举办更是一次对我国体教融合阶段性成果、体育新兴力量的集中展示,赛事的成功举办将推动全国性赛事体教壁垒松动。

  1988年,第一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40座城市的两千多名运动员共参与了12个比赛项目的角逐。之后的几届城市运动会分别在河北唐山、江苏南京、陕西西安等地举办。为了更好地与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接轨,2013年11月,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正式更名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2017年9月3日晚,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黄龙体育馆拉开帷幕,这是将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合并后首次举办的全国学生运动会。2021年7月,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青岛落幕后,该项赛事与全国青年运动会走上了合并的轨道。

  

  赛事“精装”促进体教融合

  

  学青会不是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的简单拼接,而是两项赛事的“升级精装版”。

  学青会不仅是青春洋溢的竞技场,更是挖掘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人才库。根据竞赛规则,学青会的比赛分为校园组与公开组。其中公开组比赛更多承袭了过去城市运动会、青年运动会的功能作用,侧重挖掘和培养人才;校园组则立足校园体育的普及,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也是中国青少年竞赛体系不断完善升级的表现。

  这一点在已公布的参赛名单里已有体现,校园组的参赛选手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和北京、上海等地知名中学;公开组更是容纳了来自各项目国家队的优秀选手,其中不乏广州短跑天才吴昊霖等赛场新星。

  两个组别的功能区别也能从项目设置上看出:校园组竞赛项目为我国大中小学校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而公开组设项则与国际接轨,“参照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同时根据奥运会设项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校园组与公开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本届学青会“展现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目标,随着赛事进行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