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古冢疑云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22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徐玉向

  □徐玉向

  

  随着小王庄水库见底,一座不知名的大墓慢慢浮现在村民眼前。这座墓有三个成年人高,正前方还有一座一米多高、字迹模糊的石碑。

  围观的村民一边拿着手机拍照,一边议论纷纷。

  “坟这么大,还有碑,埋的肯定是当官的。”

  “这叫墓,不是坟。”一位见过世面的村民马上纠正了大家的说法。他转身之际又轻轻嘀咕了一句,“封土这么厚,这墓室得有多大。”

  “咱几个村的大姓都是有来历的,姓张的是慈禧当家那会迁来的,老赵家的是清朝早期从关外迁来的。但他们来那会,老王家就在了,据说老王家祖上是明朝洪武爷的一位厨子。水库建成前,这片地是王大爷家的,那时他爹还活着。”

  “难不成这大墓是老王家祖上留下来的?守着这个大墓,王家人还种什么庄稼。搭个小围墙,直接收门票吧。万一哪天有个什么东西露出来,随便卖给哪个老板还能赚个十万八万的。退一万步讲,就算国家要收回去,也跑不掉一大笔补偿。这哪里是墓,分明是天上掉来的金元宝啊。”

  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就有人看见,老王家的王大爷已守在大墓前了,看样子似乎昨晚上就在大墓边上睡了一宿。

  太阳刚刚爬上坝顶时,小儿子送来早饭和一大捆纸钱,王大爷吃过饭,将暖水壶大小的塑料杯搁在墓碑前,背着两手围着大墓转了两圈,倚着碑石从容地点了一支烟。袅袅轻烟,顺着他眯着的眼角缓缓飘向半空。见不少村民过来围观,王大爷开始不紧不慢地点燃纸钱,一边还用洪亮的嗓门向围观的村民讲起了自己祖上的功德,似乎认定这就是他家的祖墓。

  村民看了一会热闹,陆续散去。王大爷这才站起身,用力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腰。冷不防却被一个陌生的声音吓得一哆嗦:“你是哪个村的?怎么在我家先人墓前烧纸?”

  王大爷转头,看见三四个外乡人慢慢围了上来。

  一位穿着红外套、顶着地中海发型的人,一手扬着一卷发黄的线装册子,一手指着王大爷说:“这年头,有猪鼻子插葱的,可没见过乱认祖宗的。”

  王大爷一看形势不对,利索地甩了外套,招呼小儿子赶紧打电话叫人。

  不到20分钟,王大爷正在与那个红外套周旋、扯皮,他小儿子叫的十几个村民冲了过来。那几个外乡人慌忙从大墓另一侧迅速闪人。

  谢过那几位热心的村民,王大爷继续守在大墓前。中午,当他吃完小孙子送来的馒头,发现大堤上又有一批人快速地朝这边涌来。他赶紧叫小孙子跑回去再叫人来。

  那伙人已迅速冲到了墓前,当头的一个矮胖子跑到墓碑前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他一边咚咚磕着头,一边涕泪交加地号叫着:“我的老祖宗啊,您让不肖玄孙好找啊……”

  同来的人,有的开始烧纸;有的点起了蜡烛;有的在摆供品;有的人挪开王大爷的塑料杯,开始擦起了墓碑;有的动手拔起了草,然后拆开一长串鞭炮点了起来;还有两个人正拿着像金属探测器的东西抵近封土左右移动着,一阵紧似一阵的嘀嘀声传了出来……那矮胖子哭得更加卖力了。

  被挤在一旁的王大爷刚开始还有点愣住,因为他认得这矮胖子,是他的同族人。这时王大爷跳到墓碑前,一脚踢翻供品,大声吼道:“你们谁也别想动我家的祖坟!”

  两帮人开始理论,从祖上发家历史,到迁徙行踪,再到辈分排字,从明朝初年到去年除夕前王家因为族谱的事出现严重分歧,曾一度抄过家伙的往事……吵得不可开交。

  突然,大堤上响起一阵嘹亮的警笛声。

  一位专家模样的中年人在几个民警的陪同下,径直穿过人群走向大墓。那人凑近墓碑细细打量了几分钟,低头又拨弄了一会手机,最后高声说:“各位,不要再闹了,这里并不是谁家先祖的墓。根据县志记载,这是春秋时期某位国君为他爱驹而设的祭台遗址,我来之前已查过资料,现在亲眼见到墓,我已可以基本确定。这大墓不属于哪个人,它是国家的。”

  一群人不由都把目光投向了王大爷,却见他站在一旁笑呵呵的。这时,一位民警走过去,握住了王大爷的手:“大爷,是您打电话来报告发现古墓的吧?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