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十月手机出口增速创一年来最高,上游厂商业绩回暖

手机市场酝酿触底反弹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22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潘亮

     近期,众多消费者在体验店体验新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潘亮

  

  困扰手机和PC市场的需求不振问题,似乎正在新一轮换机潮下迎来转折。最新数据显示,10月手机出口增速创一年来最高增速,10月手机出口金额创历史当月最高值,此外,手机上游厂商业绩亦开始回暖,一系列信号正释放消费电子行业复苏的信号。需求为何复苏?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厂商“以价换量”拉动消费,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因此,AI赋能也成为推动换机潮的重要动力。

  

  10月手机出口额创历史当月新高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10月手机出口数据显示,10月手机出口增速从-7.1%大幅回升至21.8%,创一年来最高增速;10月手机出口金额187.39亿美元,同样创历史当月最高值。

  而在PC领域,广达、仁宝等笔电代工厂出货量连续多月回升。IDC表示,今年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6820万台,同比下滑7.6%,但环比增长11%,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Canalys预计,这一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市场有望在期盼已久的节日季恢复增长。

  与此同时,上游厂商的业绩也在传递出积极信号。报告显示,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在手机业务上的收入环比增长19%,高通手机业务收入超过公司前期指标,两家厂商预计第四季度该板块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在PC领域,英特尔和AMD均表示,PC市场正在复苏。在存储方面,价格上涨趋势从DRAM内存扩展到NAND闪存。三星电子预计,今年第四季度NAND价格将上涨10%至15%,明年上半年还会再增长10%至20%。

  实际上,复苏逻辑在第三季度手机和PC市场行情中已有苗头。在手机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小幅下降1%至2.946亿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5%至6670万部,连续二个季度将出货量同比降幅控制在10%以内。

  

  产业链从去库存到补库存

  

  近期收官的“双11”购物狂欢节,消费电子产品同样是增长的主力之一。国际数据公司IDC调查发现,今年“双11”期间,手机、PC、平板三大主流消费电子终端的需求增长均超预期,仅在购物节上半场,整体市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0.2%、1.4%和13.5%。一些新兴智能终端,如智能手表、手环增幅更为明显,分别同增23.6%和15.2%。

  就在“双11”前夕,电商产业咨询机构和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亿邦动力选取了9家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在对其营收、存货、现金储备、产品上新和海外市场相关数据的分析之后发现,今年上半年,9家企业现金储备增加增长的同时,总营收与存货货值亦呈现上升趋势,此外,7家企业正在积极备货,扩大生产。该机构据此判断,消费电子行业正在重回增长。

  长江证券电子团队认为,三季报消费电子产业链部分公司业绩亮眼,随着头部PC厂商、存储厂商、代工厂商释放新品发布、价格上涨、订单回暖等乐观指引,复苏逻辑再度来袭。

  

  AI新生态带动消费电子创新

  

  需求动力为何复苏?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厂商“以价换量”的大招拉动消费,另一方面,AI赋能,也成为消费电子复苏推动换机潮的重要动力。

  AI PC产品可以视作目前人工智能赋能、重塑消费电子行业的一个缩影,手机、电脑、眼镜等电子终端正在成为AI大模型深入个人工作生活的新锚点。天弘中证电子ETF基金经理林心龙表示,从行业周期来看,每轮消费电子的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的,观察今年新的变化则在于,通过接入ChatGPT或文心一言等大语言模型的API接口,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

  随着AI大模型与硬件结合陆续完善,智能手机、PC、智能眼镜、智能音箱等终端将成为人工智能的硬件入口,创建新生态,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新一轮创新。IDC也预测,到2026年,中国市场近50%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将带有AI引擎技术。

  随着新一轮换机周期逐渐开始,竞争力十足的电子新品集中上市以及年终电商平台的促销推动,让市场对手机领域触底反弹的信心愈加强烈。IDC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迎来近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反弹。华泰证券更是预测,到2024年,全球电子产品(手机市场)出货量增速有望转正,5G手机出货量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