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生“众筹”给老师发工资,
家长群怎么成了“集资群”?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22日        版次:A06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赵志疆

  □赵志疆

  

  11月18日,陕西西安有家长在网上爆料,长安区第七中学召集学生家长开会,因学校财政困难,为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增加老师薪酬,向每位同学收费200元。此事引发部分家长不满。长安区第七中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没有要求家长出200元给老师增加薪酬,“家长主动提出的,学校没有同意。”西咸新区教体局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已经知道此事了,正在核查和处理,具体结果尚未出来。

  网传截图显示,“24届高三三班家长群”内,有家长称,“学校一直免费周五晚上和周六给学生补课……现在财政吃力,无法给上课老师支付课时费,老师也要养家糊口,她们是唯一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希望孩子好的人……所以号召家长,希望我们大家理解支持学校”。紧接着,另一位家长称,“刚才我代表本班家长到会议室开会,学校领导让我转达一下自己的建议: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建议适当增加老师薪酬。由于学校财政困难,所以每位同学收200元钱。望各位家长相互告知……”之后,群内有家长留言“同意”。

  如果网传截图属实,起码可以从中看到一个问题:即使“众筹”给老师发工资是“家长主动提出的”,涉事学校也无法置身事外。否则便无法解释,家长为什么知道“学校财政吃力”,并由此在家长群发动“众筹”。而另一位家长说得更加直白:“学校领导让我转达一下自己的建议”。言下之意,“众筹”是学校领导的建议,该家长只是代为转达。倘若如此,“学校没有同意”岂非掩耳盗铃?

  高中阶段已经不属于义务教育,无论学校是否“财政吃力”,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延时服务,收取适当费用无可厚非。问题是,既然让家长购买服务,那就应该把话说在明处,同时保障家长最基本的选择权。以此来看,那张网传的家长群截图,释放着浓浓的“PUA”味道:“老师也要养家糊口”,不等于可以随便向家长伸手。至于“她们是唯一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希望孩子好的人”,更是不值一驳——医生难道不希望孩子好吗?推而广之,哪一个从事公共服务的人,不是“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希望孩子好的人”?以公共服务应有的基本品质,当作向家长摊派收费的理由,这样的话术不仅油腻,而且令人倒胃。

  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有两个群,一个是“家校群”,另一个是“家长群”。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家校群”的群主是班主任,“家长群”内没有老师。涉及收费等敏感问题,大多都是由家委会发起,在“家长群”进行。此举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老师不参与其中,可以避免瓜田李下之嫌;另一方面,即使因“众筹”引发舆情,学校和老师也可以置身事外。

  家长群里,与班级相关的“众筹”很少会遇到阻力,在“服从大局”的共识面前,家长们往往不得不扮演“沉默的大多数”。不过,群内不反对,不等于群外没意见。此次事件的曝光,正是因为有人上传了家长群截图。那么,那几个一边转达学校领导建议,一边向家长发动号召的人,到底是不是家委会成员?相比起核查学校的财务状况,核实这几个人的身份无疑要简单得多——家委会的作用是自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如果沦为学校和老师的附庸,家长群不免会异化为“集资群”,只要想发动“众筹”,又何愁找不到什么理由呢?

  (作者是知名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