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暨大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救人一命是很有意义的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2月07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陈亮、商睿桐、高斯曼、李伟苗

     捐献者黄煦与母亲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商睿桐 高斯曼 李伟苗 图/学校提供

  

  “如果一切顺利,她的血型就会变成我的血型,今后会有一个陌生人跟我流着相同的‘血’。”近日,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黄煦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返校,学院为其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热烈祝贺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捐献前的准备期间,黄煦克服了动员剂(捐献干细胞之前会打的一种注射液,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注射带来的不适感,最终成功捐献202毫升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重症血液病患儿的生命。他也因此成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首例(在校生)、珠海市第57例、广东省第1799例、全国第16477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00后”的黄煦是一名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的青年。2018年刚踏入暨大校园的他,受到学校无偿献血的科普宣传的影响,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次年再次献血时,黄煦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虽然得知配型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他还是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从此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当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先加入中华骨髓库,万一能够匹配上,就可以帮助到患者。”他说。

  2023年6月底,在接到珠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初筛环节征询造血干细胞捐献意愿的电话后,黄煦当即同意捐献。在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整个捐献过程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要捐献的信心。

  当黄煦向家人、朋友说起这个决定时,他们误以为捐献干细胞是从脊椎里抽液,表示担忧。面对家人的担忧,黄煦向家人好友分享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并耐心解释: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通过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部分调动到外周循环血液中,然后从人体正常循环的血液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手术,不仅对救助者的身体并没有太大的伤害,还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在真诚的交流和科普后,黄煦打消了家人的顾虑,家人们也非常支持黄煦,并为他感到骄傲。

  “虽然对捐献者会造成一些影响,但这个影响是可恢复的,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去捐。”他说。

  在研究生入学前夕,黄煦在佛山完成了高分辨配型血样采集和捐献前体检。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黄煦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接受手术,最终顺利捐献了202毫升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悬液。

  “对于非亲缘骨髓配型,据说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黄煦说,与他拥有十万分之一的缘分的是一名两岁的小女孩。“采集医生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的血型会变成我的血型,今后会有一个陌生人跟我流着相同的‘血’。她以后就可以正常地造血,可以去喜欢的地方玩,不必困在医院,也不用再定期输血了。”

  

  知识科普

  

  造血干细胞捐献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可以跨系统分化为多种组织器官的细胞。

  适龄、健康的公民捐出自己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原已衰竭或摧毁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治疗某些疾病,此过程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有三个来源:骨髓血、外周血、脐带血。中华骨髓库主要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并将其移植给患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及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周-2周左右,血液中各种成分就会恢复到捐献前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捐献志愿者年龄应在18-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建议有献血经历,男性体重在50kg以上,女性体重在45kg以上,近视度数不得高于700度),本人志愿、家人支持,可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