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宏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和关注青年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情况。他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劳动教育不是无根之源,它依托乡村振兴可以将劳动和实践发挥的作用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非遗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非遗传统工艺劳动和乡村振兴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已被多次强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文化交流实践作为连接大湾区青年的重要纽带,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当下应充分发挥大湾区综合优势,进一步拓展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合作的开展模式和交流领域,通过“大湾区青年”的共同身份强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促进青年群体融合。 搭建大湾区首个以民族手工艺元素为主体的红色基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进一步拓展粤港澳青年交流的领域成了时代的需要,大湾区首个以民族手工艺元素为主体的红色基地——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亦由此而诞生。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借助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大湾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艺术院校高地这一平台,借助项目在传统非遗工艺教学科研中的优势和产学研转化基础,深耕基于乡村振兴的劳动教育和非遗手工艺的社会实践,打造具有温度和情怀的大思政课堂。 (1)坚持“劳动引领”,首创社区党团活动文化实践基地 由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民族团体四方共建的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创、大湾区首个以民族手工艺元素为主体的红色基地。基地以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宗旨,致力于开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术的公益工作坊、党团群体沉浸式体验、展示推广,支持具有手工艺专业特长的师生创业团队入驻,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周面向市民和党团组织,定期开设飘漆工艺、陶艺瓷片镶嵌、植物泥胎拓印等多个门类的传统文化公益工作坊,服务包括香港学生交流团、各地中小学生交流团、关工委留守儿童交流团等粤港澳青少年学生2000多人次。 (2)繁荣“非遗文化”,构建非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体系 通过“非遗使者计划”志愿活动品牌,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和乡村,结合传统工艺劳动在大湾区发展中的文化作用和思政教育作用,将志愿服务与工艺技能知识、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传统工艺劳动+文化自觉”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认同价值体系的建立,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先后在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沙面小学、广州市昌岗东路小学等多所当地中小学建立志愿服务合作站,与志愿服务社区基地、非遗手工艺三下乡服务基地一同搭建起“三点一线”志愿服务网络,开展公益美育活动60余场,每年服务超2000人次;与广东华侨中学联手,打造港澳台班系列非遗进校园的课堂平台,获省科技厅技术合同认定;联合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获“中国志愿者”等官媒报道肯定;开展“红色影像 画谈历史”“旧物改造”“陶瓷疗愈”等公益主题活动,践行艺术为民宗旨。 (3)回应社会美育需求,为人文湾区献智添力 通过承担暨南大学等高校港澳台生国情教育课“东方美学”非遗工艺课程体系构建、实施“非遗使者计划”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举办广东省“手工艺的边界”研究生暑期游学课程,将文化自信和思政引领融入课堂教学,通过产区调研、学术讲座、陶艺工作坊等方式,与地方文化场所及行业企业深入互动,适应时代发展、地区建设之需,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文化振兴的互动和转化运用,为建设“人文湾区”凝聚文化共识。 建立闭环式、全链条的大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项目通过参与端、实施端、转化端、教育端四个端口的一体化推进,建立一个闭环式、全链条的大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1)参与端:传统非遗工艺劳动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契合 传统手工艺劳动中的乡土生活体现了历史记忆的活化和勾连,蕴含着文化传播价值的宝藏,传统工艺劳作中展示的劳作之美,是中国传统的勤劳、坚韧品质的体现。以传统非遗工艺劳动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志愿服务中比较特殊的劳动形式,打破了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单一化、同质化现状,结合湾区青少年对文化体验和文化认同的教育需求,有广泛的受众参与基础。 (2)实施端:协同实践体系的载体、方法和路径 通过实施“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对潮州、佛山、阳江等非遗工艺乡村的调研,联合政府、社区、高校、中小学四方,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实施—总结深化”三步走,建立广东华侨中学港澳台生特色班的服务协同基地、海珠区大湾区手工艺中心的志愿服务社区基地、广东非遗手工艺定点乡村三下乡志愿服务基地的“三点一线”志愿服务地域模式。在志愿服务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思政引领作用,通过传统工艺劳动实践、社会美育、衍生设计创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手工艺劳动,发挥大湾区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反馈调查,让高校学子深入乡村进行工艺劳动体验,不断进行信息的分析,在实践过程中,让高校学生沉下身到乡村去,到实际环境去,通过专业技能优化现有的乡村工艺劳动路径。 (3)转化端:劳动美育协同实践体系促进乡村振兴的引领、辐射和共享作用 通过项目介入,与社会实践服务站点建立长期跟踪反馈和联系机制。一是凝练特色志愿服务案例,形成志愿服务培训体系,通过传统工艺劳动实践使高校学生与当地人民共实践、共劳动,亲身体验乡村的风俗民情;二是联合中小学、社区志愿服务站和高校青年学子社会实践平台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优势,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使者计划”的社会实践服务和文化交流平台,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带动新技术和新发展,引领一批有志于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湾区青年学子参与实践,实现劳动美育、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4)教育端:教育效能发挥评估和反馈作用 通过总结大学生劳动教育介入乡村工艺劳动教育的效果,进行共性研究:包括所有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全链条,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的成效。另外,也进行个性研究,即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参与工艺劳动教育的效果、兴趣点、项目完成度。同时,从实践教育的延续性而言,评估劳动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效能和对产业对接、文化赋能中的作用。 构建思政引领的三个创新模式 模式探索上,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将工艺劳动美育、文化传播、社会服务深层融合;价值体系上立足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目标体系上指向湾区青少年协同发展的文化传播和引领。结合传统工艺产业在大湾区中的发展,构建闭环式、一体化的思政精品项目。 实际运用上,构建思政引领的三个创新模式:一是形成“高校—中小学—乡村”点面结合的文化传播路径,二是构建“劳动+工艺”“传承+活化”的大思政教育闭环,三是推动“思政引领—非遗传承创新—文化实践服务平台”的全链条特色工作体系。 (作者是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即时新闻
以非遗工艺为载体的湾区大学生劳动美育协同实践体系之探索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2月28日
版次:A09
栏目:
作者:王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