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爆火秦岭隧道视频系拼接:“震撼感”不该成“造假”挡箭牌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2月29日        版次:A05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孔德淇

  □孔德淇

  

  近日,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段自称是驾车穿越秦岭隧道的视频显示,进入隧道时山上的树木仍较为茂密,而当车辆穿过隧道后,外面的山体已被雪覆盖。视频发布者称“就是穿过了这条隧道,才明白为什么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水岭”。截至27日下午,视频点赞数已超过550万次。然而,很快有网友质疑称,该段视频应该是拼接而成。随后,该视频作者在评论区道歉,承认视频系拼接,自己犯了“知识性错误”。此外,视频作者还称,“不拼接剪辑的话,就没有那种震撼的感觉”。

  网红经济时代,追求流量无可指摘。然而,为了制造所谓的“震撼感”,混淆真假、误导公众、传播谬误,这种行为已与造谣无异。涉事作者通过精心编排、剪辑,将穿越隧道的内容改成充满张力的桥段,虽然没有达到编造虚假信息需要被行政处罚的地步,但一定程度上迎合并加深了对某些固有印象的刻板认知,缺乏辨识力的网民很容易被带偏。随着类似事件不断反转,还可能造成社会信任缺失和冷漠蔓延。

  事实上,针对当前不少自媒体对视频进行二次加工的行为,中央网信办去年7月曾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自媒体应对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加注标签。涉事视频作者对剪辑拼接后的视频未做标记,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将受到来自短视频平台和网信部门的严厉处置。这也提醒自媒体作者,短视频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在拍摄和剪辑视频时,如果存在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应该明确标注,以避免网友产生误解,引发麻烦。

  除了创作者自律,各大网络平台也应不断修正算法逻辑体系。在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治理的同时,针对违规账号的情况,采取注销、禁言、取消互动功能、限制经营权限等措施。通过算法的优化,让正能量的作品和精心制作的优质作品得到更高的流量,让那些依靠虚假手段获取关注的有害视频失去获利来源。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技术”和“套路”不断翻新升级,短视频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识,平台上出现了网络管理的“灰色地带”甚至“空白地带”。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任由虚假内容扩散、破坏网络秩序、加剧舆论分裂,并削弱公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四川警方辟谣小学生扶老人被讹事件以及广东网信部门澄清离婚摆拍视频等,为官方介入处理这类舆情提供了参考。同时,网络监管部门要积极承担监管责任,尤其是针对短视频恶意拼接这一监管空白地带,制定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对违规行为从严处理。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媒介素养,增强自身的辨识能力,不盲信和传播网络上的信息,特别是缺乏证据支持或存在明显虚构成分的内容,减少被虚假信息误导的风险。倘若发现相关视频存在恶意拼接,足以使人产生严重误解,或有人通过类似手段制造、散播谣言,还可及时向视频发布平台或地方网信部门进行举报。

  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决不允许弄虚作假者招摇过市。只有给“自媒体”运营亮底线、画红线,对部分“自媒体”借机炒作严管严打,让优质产品脱颖而出、低劣内容无处容身,方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真实和可信赖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