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民政

汇聚改革、开放、创新活力 书写温度厚度兼具的民生答卷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2月29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高焓、李国全

     南沙区横沥镇工作人员为群众介绍社会救助业务及办理流程 通讯员供图

     2023年9月5日,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善”暖社区——广州市社区慈善项目获表彰 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高焓 通讯员 李国全

  

  广州养老服务再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善”暖社区慈善项目获中华慈善奖,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等一批国家试点、示范点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全市民政部门有效发挥民政工作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奋力在广州大地画好一幅幅民生实景画。

  人勤春来早。2月28日,2024年广州市民政工作会议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民政部门要激发改革、开放、创新活力,争取更多试点落地广州,进一步深化民政领域开放合作,持续探索推进跨境民生,构建更多“小切口、大场景”典型应用,以“二次创业”的精气神全力谱写广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建设综合救助服务示范点

  

  高质量发展,要为困难群众撑起牢牢的“保护伞”。特殊困难群众需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如何将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广州立足“穗救易”服务品牌不断创新,开辟新窗口触达全市8.2万困难群众。

  2023年底,越秀区北京街便民服务中心里多了一个“中心”——北京街综合救助中心。在这里,救助申办服务流程、社会救助惠民服务清单、综合救助服务圈等救助资源一目了然。

  “除了日常的走访、关怀,困难群众还能通过集成式窗口更系统地了解救助服务。”北京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街道综合救助中心整合了救助、家政、就业、社工等综合帮扶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申请、资源链接等“一站式”服务。再通过聚合全市社会救助资源的“穗救易”平台,为困难群众精准高效对接帮扶资源,实现政府兜底保基本,社会力量结合各自专长满足困难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帮扶质量。

  从新窗口开始,广州将继续在兜准兜牢兜好底线民生安全上走在前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州将强化智能技术应用,进一步联动水、气等企业实施智能监测项目。推动建设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共助空间”示范站点,加强各级综合救助服务实体阵地联动协调,打造线上线下双向直达、可视可感可体验的广州社会救助“共助空间”,探索广州“共助”新模式。

  

  打造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中心

  

  高质量发展,要为“一老一小”筑起稳稳的“幸福坝”。2023年,广州2839个颐康中心(站)覆盖全市村居,1300多家长者饭堂不断迭代升级,让老人在“家门口”颐养天年。

  在越秀区梅花村街,年过七旬的陈叔每天都在“日托班”康复师的陪伴下完成记数卡和“摆积木”两套作业,他能记住的数越来越多了;在陈叔的老伴看来,动脑的机会多了,陈叔的阿尔茨海默病或许能延缓发展。在越秀区洪桥街,三眼井社区长者饭堂与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合作推出百道“康养粤菜”,年过六旬的王叔和他的母亲都对这里的饭菜赞不绝口。

  “建设认知障碍(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推动我市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是广州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州将打造5个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中心,建设高水平认知症专业评估和居家照护人才队伍。此外,广州还将打造100个长者饭堂示范点;推动新兴技术在养老场景应用,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为千家万户守护夕阳红,也要让未成年人无惧风雨茁壮成长。在白云区儿童工作者和多方力量帮助下,曾经的辍学少年升入职业学院圆了“汽修梦”。2023年,广州排查困境儿童3.6万多人次、创建民政部“护童成长”项目“牵手+”计划示范基地,全市3000余名基层儿童工作者扎根在孩子们身边。接下来,广州还将创建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实践基地、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全省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试点。

  

  纵深拓展“慈善之城”创建

  

  高质量发展,要为“慈善之城”修好坚实的“连心桥”。2023年,全市社区慈善基金增长至1175个,乡村振兴慈善全民捐活动认捐款物达1.8亿元;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羊城慈善月”系列主题活动,出台促进慈善信托发展实施意见,开拓慈善发展新路径。

  “在这里积累了工作经验,有机会我也想试着去外面闯一闯。”在黄埔区文冲街,“洋城特惠店”的残障店员小杨每个月能领取一笔补贴,在广州市慈善会洋城慈善基金的资助下,小杨得以在“家门口”就业。

  从2023年底至2024年初,多个慈善超市示范点陆续在广州落地生根。对困难群众而言,领取“微心愿”物资如同到超市“选购”,帮扶更有人情味;对普通市民来说,踏入每一座善城暖屋(慈善超市)、购买每一件手作义卖品,都会不由自主地了解人与物背后的暖心故事,让慈善体验更加沉浸、深入人心。

  2023年,是人人慈善的“微光”汇聚成广州慈善的不息炬火。接过暖心的接力棒,2024年,广州民政部门将探索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畅通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渠道,推进全市11个慈善超市示范点建设。加快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深化广州慈善社区发展模式。

  

  提升乡村民政服务质效

  

  高质量发展,要为乡村民生奏响激昂的“步步高”。在从化,江埔街凤二村和鳌头镇帝田村正试点打造“养老服务中心”,从化区民政局积极引导专业力量进驻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项目。

  在南沙,借助地名“上图”,地图软件里的定位精准了,大排档店主的生意更好了,农产品卖到了天南海北。2023年,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获民政部领导高度肯定并全国推广。

  在增城,荔城街、中新镇打造突出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保护特色的示范站点,派潭镇打造以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为重点的示范站点,让城郊、农村的孩子感受到“零距离”的关爱。

  当前广东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2024年,广州民政部门将继续认真落实省、市民政领域“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全市民政优质资源、平台、要素下沉乡村。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强化农村地区“两类儿童”服务保障。全域推广南沙区“乡村著名行动”试点经验,以地名“小切口”带动乡村经济“大提升”。持续开展社会组织“百社联百村”专项行动,强化社会组织与农村地区合作对接,加强物质、智力帮扶双融双促。

  

  推动养老机构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

  

  “孩子们忙完工作就来看我,看到我的身体更好了,他们很放心,我也很幸福。”住在南沙区养老院的香港长者说。

  高质量发展,要为粤港澳大湾区铺就畅行的“高速路”。广州南沙是粤港澳合作的三大重点平台之一,要让港澳同胞安心拼搏,就要为他们的生活考虑周全。2023年,广州率先在南沙试点放开户籍限制,符合条件的港澳老年人可申请入住南沙公办养老机构;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专业能力。

  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中列在首位的重要部署。2024年1月,《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发布,从机制联通到心心相融,南沙还将续写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双向奔赴”的民生故事。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广州将实现在南沙长期居住的困难港澳居民跨境申办低保救助;争取首批2-3家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香港特区政府“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培育、孵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的社会组织及项目;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合作交流平台作用,促进慈善组织项目对接与服务协作。

  

  数读2024民政目标

  

  1. 社会救助

  2023年广州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38元,连续14年稳中有升,2024年将稳步提高3.5%左右。

  

  2. 一老一小

  2024年底将建成养老服务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不少于2200张;打造100个运营良好、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长者饭堂示范点,力争2024年全市助餐配餐服务人次超1000万。

  

  2023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875元,2024年将稳步提高3.5%左右。

  

  3. 品质服务

  率先实现婚姻登记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全市100%覆盖。

  推进民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

  实现节地生态安葬率达90%,新开发墓区和新建公墓的节地生态葬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