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江华 图/羊城晚报记者 郭思琦 “无论身份如何变化,都应心系人民,为群众‘代言’,为民生‘发声’,这是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也是一名民革党员应有的时代担当。”从大学老师到科研院所一把手,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任领导职务,再到大学担任校长,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程萍30多年来与“三农”、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全国两会,她将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蓝色粮仓”继续提案发声,同时也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民企发展上,接连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强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等积极建言献策。 希望提高教育投入的GDP占比 程萍担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期间,就深切感受到普通高校经费紧张的问题。她说,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 谈及当前教育投入与发展的问题,程萍表示,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水平从2021年起保持在4%以上,十年平均为4.13%。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4.9%。“与之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值差距还比较明显。”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019年已超过1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教育投入4%的GDP占比偏低,应逐步将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提高到4.5%~5%。”程萍建议加大教育经费总体投入。 推进“三农”相关政策完善 程萍早在2003年就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连任三届。十五年间,她先后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60多份提案,大部分聚焦于“三农”问题。2023年,她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又继续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去年提出了《千方百计,构筑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关于加大涉农院校校企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提案》《强力推动我国生物育种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水平,彻底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等三个和农业相关的提案。 作为在农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专业型人才,多年来,程萍从专业视角提出了关于扶持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政策性补贴、生物育种、农业大数据、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电商发展等系列提案以及信息,得到民革中央及相关部委的采纳,推进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 几天前,程萍回到小区,刚进电梯就被保安叫住了,询问是不是要去北京开会了,程萍问是不是有啥意见要提,原来保安是想推进解决自己和老乡们的异地医保和社保问题,希望老了回到家乡也能享受医保,社保也可以无缝转接回乡。程萍很感激基层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这个提案她去年就已经提过了,今年还会根据提案实际办理的情况再继续为群众发声。“听取来自基层的呼声,听取来自行业的专业意见,听取民主党派综合调研的声音。这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程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