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蕲 制图 |
□张鑫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来到北大读书已经半年多了,刚到北大的时候,古色古香的西门外那座独特的报刊亭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住在北大西门外的研究生公寓畅春新园,每日进出校园都要经过西门,经过这座报刊亭。 入学的时候正是金秋九月。西门外,游客们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在北大西门拍照的宝贵机会。这座报刊亭就静默地立在一旁,见证着滚滚人流,见证着游人聚散。 远望这座报刊亭,亭子四周有几株黝黑粗壮的槐树撑起巨大的绿冠,树叶颜色变化丰富,有嫩绿、淡黄、黄绿、翠绿等不同层次的美,仿佛音符在跃动起舞。报刊亭身后是低矮的赭黄色的虎皮围墙,校园内也有些槐树隔墙探出头来,树叶颜色明显要更浅、更嫩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校园院墙的庇护下,它们生活得更加滋润。报刊亭正后方那面墙上有一片繁茂的青翠的爬墙虎,它从校内的墙根出发,一路高攀,爬到墙顶短暂停留后,便从墙顶倾泻到了墙外,就像是绿色的瀑布,壮观而雄浑,为赭黄色的围墙增添了许多趣味,也为报刊亭提供了绝佳背景。 报刊亭撑起蓝绿色的多边形顶棚,顶棚上有显眼的中国邮政的图标。报刊亭左右两侧都撑起巨大的货物架,琳琅满目地摆满各种杂志,远远望去,就像是报刊亭张开的色彩绚丽的巨大翅膀。货物架上的每一本杂志,都像是翅膀上色彩斑斓的羽毛。 我第一次见到这座报刊亭的时候,一度非常惊讶,很难想象在如今这样一个纸媒式微、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街头还会有这样一座气势磅礴的报刊亭,它似乎仍在为传统纸媒坚守着一片璀璨的星空。 记得我在童年时期,还能见到许多报刊亭的身影。我家乡所在的小城,现在也还有报刊亭存在,只不过几乎已经和报刊毫无关涉,完全沦为了饮料、香烟、零食等货物的销售窗口。而北大西门外的这座报刊亭,显然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报刊亭,它所售卖的货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报刊,另一种就是清华、北大的纪念品。 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应该是这家报刊亭的老板,两人不时招呼着往来的游客,售卖书签、笔记本、校徽等纪念品。时而有游人驻足,他们或是被琳琅满目的报刊吸引,或是把清华、北大的文创捧在手中细细把玩。 我走近这家报刊亭,仔细浏览起货物架上的每一本杂志。阳光透过槐树叶子之间的缝隙在杂志上洒下细细碎碎的斑点,在品类繁多的杂志上舞姿翩跹。左侧架子上的杂志以文学类期刊为主,包括《人民文学》《十月》《收获》《北京文学》《散文》《读书》《书城》等;窗口正下方横放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类报纸和文创产品,最显眼位置摆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参考消息》《北京日报》等报纸。我曾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每次有文章发表时,我都会满心期待地来这里购买几份样报,那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在我眼中仿佛就是光彩熠熠的宝石,璀璨绚烂。这里的文创产品类型也很丰富,有清华北大的明信片、书签、钥匙扣、冰箱贴、笔记本、帆布包、文件夹、背包等许多种。最右侧立起的货架上,各种杂志则涵盖了生物、天文、历史、时尚、女性、军事、地理、文博、旅游、钓鱼、汽车、体育、健身、摄影等不同领域。一些畅销的《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大众杂志也被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因为常去报刊亭购买杂志,我与老板熟识起来。聊天时得知,夫妇两人都是我的河南老乡。他们经营这座报刊亭已经几十年了。夫妇两人都不是性格特别外向的那种人,甚至稍微有些木讷,但言语之间,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和真诚。他们自然说不出“为纸媒坚守一片天地”这样的话,他们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服务好每一位前来购买报刊和纪念品的顾客。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或许因为这里是北大,所以还会有这么多前来购买报刊的读者。阿姨点头微笑。这是事实。在北大这样的文化中心和人文精神高地,总有一批批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和一批批潜心读书、渴求知识的青年学子,让这家报刊亭得以在互联网时代依旧如狂风中的野草般倔强地生存下去。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座报刊亭也为无数北大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我甚至想,可能有无数著名的学者和作家都曾驻足于这座报刊亭前,满怀着对新刊物的期待流连忘返。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座报刊亭应该还会继续和北大携手,走过晨昏昼夜、春夏秋冬,见证每一个飞逝的平凡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