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遗失的青春记忆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5月26日        版次:A05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严平与《收获》杂志渊源很长,1984年《收获》刊发了她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我们已不年轻》。但我印象更深的,还是前些年她在《收获》上开设的专栏,因为作家近距离接触的原因,那些书写的视角和内容,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为历史留存了记忆与思考。例如《潮起潮落》,从周扬死后,陈荒煤、张光年等“我辈”皆未撰写文章开始,讲述了周扬、夏衍、何其芳、陈荒煤等新中国文坛曾经的“掌门人”,在时代潮汐中的跌宕起伏,是一部现代文人灵魂分裂、蜕变、升华的心灵史。而《遗失的青春记忆》则记录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群由热血青年荣高棠、陈荒煤、杨易辰、程光烈、张瑞芳等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历时一年多跨越数省的演剧生活,成员中有的去了延安,后来是著名的文坛领导人,有的则变成了大特务,但多年之后,这一段岁月都被他们共同怀念和记忆,作家的母亲也身处这支演剧队中……

  在2024年第3期《收获》上,严平发表的是一部纪实文学《叶落无声》。作家母亲去世后,她的生前好友不期然讲起母亲在延安的第一次婚姻,多年的追踪、探访、犹豫、发酵之后,严平写下了这个纪实故事,一个刚烈中蕴含着无限柔情,彼此相遇相知又终于错过的故事,而读者看到的,则是上世纪20年代末,一个十六岁的青涩少年在知识的感召下,毅然走出贫困的家乡,寻找新生活的希望。抗战爆发后,他以自己的勇敢机智工作在隐蔽战线的前沿,演绎出一幕幕九死一生的传奇。然而,隐蔽战线的工作者也是孤独的,有时候要奉献的不只是生命,还会牺牲自己的感情和家庭。那些饱含泪与痛、笑与美的青春记忆和牺牲,在文字里被记录下来。作家说:“是为了过去的纪念,纪念他们的勇敢无私,纪念他们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