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健康科普短视频”不能不健康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6月18日        版次:A07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郭元鹏

  □郭元鹏

  

  前不久,北京市的李女士压力很大睡眠不好,看了一些健康科普短视频后让她感觉状态更差了。“每次看到脱发相关的科普视频都很焦虑,于是跟着买食补、涂精华,但没什么效果。”她说,有的短视频制作者为了增加点击量,夸大甚至编造脱发、失眠的负面影响,十分影响心情。专家指出:当伪科普视频提供的建议被大众接受,会削弱公众对真正具有医学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科普博主的信任。(6月17日《人民日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一些医疗科普、健康养生的短视频颇受欢迎。传播广泛的健康科普短视频,有些能够带来知识增量,帮助人们更好管理健康,但有些贩卖焦虑、夸大风险,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在短视频时代,我们确实需要更多好的“健康科普短视频”。好的“健康科普短视频”能够借助现代载体传播健康知识,利于健康中国的打造。但是,如果“健康科普短视频”患了病,那危害就不言而喻了。当人们听信了伪科学的说法,没病的可能变得有病,有病的病情可能加重。因此,有必要对各类“健康科普短视频”进行甄别,去伪存真。

  首先,视频平台要清理“来路不明的白大褂”。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穿着白大褂的人,某些网民会认为“穿白大褂的人”就是医生,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而实际上许多“白大褂”可能并不是业内人士,可能只是个“卖药的”“骗钱的”。平台需要把好关口,凡是从事“健康科普短视频”的账号必须提供相关资质。

  其次,监管部门要对“健康科普短视频”加强监管。我们的辟谣机制必须跟上伪科学的步伐。卫生部门、科协组织要把监管的触角、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网络之上,组织专家对“健康科普短视频”进行鉴定,及时发现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建立与平台的互动机制,将需要删除的伪科学视频通报给平台,让虚假的医疗知识、健康知识、餐饮知识等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再次,鼓励专家学者进驻短视频平台,让科学家、医生等成为“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主角。另外,社区及相关部门要利用好新的传播方式,健康科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是到社区搞个便民服务、到广场布置几块健康展板。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多制作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当网上真的“健康科普短视频”多了,那些不健康的“健康科普短视频”自然就会慢慢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