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在陈家祠参观 |
文/关倩慧 图/龚健 李雨轩 古朴的青砖灰瓦之间,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精美的雕刻背后,又诉说着哪些秘密?8月23日,羊城晚报学生记者来到广州陈家祠,看岭南文化的缩影,探寻被岁月雕琢的岭南故事。 建筑与藏品 领略岭南文化的精髓 “抬头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地上有几级台阶,这条巷子就有平步青云之意。”简单介绍完陈家祠的历史,讲解员领着学生记者穿梭在各个厅堂连廊间。来到青云巷中,学生记者顺着讲解抬头望青天,发现一侧墙壁上,有蝙蝠花篮,悬鱼纹样的雕刻,寓意清廉与祝福。 单是朴素的窄巷就包含如此巧思,陈家祠的其他建筑特色又是怎样的匠心独具呢?学生记者怀抱期待,继续跟随讲解员探索这座古祠。 “三雕两塑”(石雕、木雕、砖雕、陶塑、灰塑),是陈家祠的常用构件,屋顶错落有致的灰塑和陶塑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精致繁复的花草和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引人啧啧称奇。“大家知道怎么辨别灰塑和陶塑吗?”讲解员告诉学生记者,上方颜色暗淡的是陶塑,颜色艳丽的是灰塑,灰塑由于制作工艺特殊,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保养修复。 正门高大的彩绘门神、屏门竹节盘绕而成的福字、月台的铁铸通花栏板、砖雕上中西融合的小天使……陈家祠的每个角落都值得停留,仔细观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记者对陈家祠建筑的了解更进一步了。 建筑以外,作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的藏品也彰显着独具特色的岭南风格。惠来贝缀——以贝壳作为原材料创作而成的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讲解员提问:“除了贝壳,大家再看这幅画的松针是用什么做的?”“海胆!”很快有学生记者做出正确回答。正是身处海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这一特别的民间工艺。 参观藏品期间,学生记者或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凑近玻璃柜,试图更清楚地观察这些工艺品。金光璀璨的华美神亭、细腻润白的玉雕、层层相套的可转动的象牙球、小巧精细的榄雕,一件件藏品,展现一代代岭南匠人的高超技艺与智慧。 工艺体验 亲手触摸传统艺术的灵魂 到了期待已久的工艺体验环节,学生记者们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本次体验活动共有广彩、广绣、灰塑、剪纸、建筑五种类型。 广彩绘制体验中,他们沉浸在色彩的世界里。有人专注于调配色彩,旁边的学生记者则屏息凝神,一笔一画为瓷盘上色。瓷盘有木棉和玉兰的图样,依照各自的喜好,不同人笔下花朵的颜色不尽相同,或是热烈的红,或是淡雅的粉。 另一边,学生记者的手指在绣布上翻飞,看着教学视频中各种针法技巧,穿针引线,绣布上的花卉蝴蝶一点一点拥有了形状与色彩,针脚起落间,手法也越发娴熟。 看似简单的剪纸,实际操作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学生记者全神贯注盯着手中的红纸,紧紧攥着剪刀,就连呼吸都变得缓慢。伴随碎屑落下,红纸上的鲤鱼逐渐成形。 灰塑体验的桌面上,从构图、扎骨架,到混合材料、打底定型,灰塑的步骤被一一展示。学生记者先是用调制好的草筋灰做成柿子的大概模样,然后用工具仔细抹平整,加以细微的调整修改,一个栩栩如生的柿子便闪亮登场。还有的学生记者自由创作,塑出一朵又一朵鲜活的花来。 建筑体验环节里,他们对照着彩绘门神的照片,为门神添上色彩。一名学生记者看着眼前的斗拱陷入沉思。他拿起图纸看了又看,对着剩下几块零部件犯了愁。在老师的指点下,他明白了部件的构造,终于将斗拱拼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