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8月30日        版次:A06    栏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黄元丰

  □黄元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确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表明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改革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准确领会、灵活运用系统观念这一科学方法论,下好制度“先手棋”,打好改革“组合拳”,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依据

  

  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注重从系统角度看待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善于从整体上探寻世界本原和人生价值,具有“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整体观念,“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博大气度,“得大者可以兼其小”“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战略思维,蕴含深刻的系统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启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从整体、系统、全局出发,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过程集合体”,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部分与要素之间,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之中。坚持发展而不是静止、联系而不是孤立、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一分为二而不是绝对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既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又要更加注重重点突破;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实践探索;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不仅要把握各个领域改革的内在联系一体化推进,又要抓住具体领域改革的关键特质差异化落实。

  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曾作出“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的精辟论述,提出了要善于“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江泽民同志运用系统观念提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为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导引和实践指南。

  

  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要求

  

  系统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驱动力,只有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为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保障,社会保障事业是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减震器,只有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进,才能让改革兼具速度与温度。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改革相互促进,才能让改革更有动力、社会更有温度。

  系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创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如何优化新形势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发挥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要发挥有为政府科学宏观调控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系统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公平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系统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的提高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平,公平的实现能够为提高效率提供不竭动力。依据效率原则和竞争原则进行初次分配体现有效市场的经济逻辑,针对初次分配出现的不公平问题进行再分配体现有为政府的政治逻辑,基于道德信念和道德力量的第三次分配体现着有爱社会的道义逻辑,通过经济逻辑、政治逻辑、道义逻辑的互洽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契合,从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改革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系统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焕发活力的重要前提,社会活力的迸发则会促进社会秩序的向上向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寻求动态平衡,科学处理好胆子大和步子稳、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跨越式突破与渐进式推进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实现活力与秩序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系统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发展和安全,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安全基础不牢,发展的成果最终也会付诸东流。另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有能力维护保障安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既要“以发展促安全”,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信心,以发展的办法解决由发展带来的一切风险挑战;又要“以安全保发展”,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善于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内部安定条件和外部安全环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将系统观念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

  

  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和系统布局,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重要改革领域、重大改革举措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深刻把握重要改革领域、重大改革举措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先顺序、推进方式,加强各领域各环节改革举措的协调融合,推动各方面各部分制度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汇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合力,加速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范围广、结构多、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要从整体性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新特点、新变化,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性、根本性、长期性需求出发,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改革的目标统筹、过程统筹、效果统筹,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重点突破下带动整体跃迁,提升改革的整体性效能。

  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协同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改革,要增强协同性以确保各项改革有序有效完成。一是要强化领域的协同,各领域改革在实践过程中,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实现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支撑。例如,要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二是要强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区域协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改革举措要相互衔接、有效联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之间要有效融合。三是要强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协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引向深入。

  (作者系广州大学讲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研究专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联系研究”(GD24WH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