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从四个方面推进文化创新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8月30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徐广垠

  □徐广垠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作为一个与文化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的与时俱进的开放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不断将理论、方针和政策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化创新活动的巨大能量,其原因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逻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该创新逻辑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深化创新逻辑、加强历史研究、更新表现形式和促进学术创新这四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深化创新逻辑

  指导实践发展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深度融合的规律性认识的标志性概念。把握创造性转化的关键在于对现代社会语境下“优秀文化”内涵的理解。面对丰富具体的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现代文明的标准“去粗取精”,对其中符合现代文明标准的内容予以准确概括、归纳和升华,创造性活动的目的是“转化”,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性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对实践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把握矛盾的双方,对其进行综合,提炼出“新的因素”,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矛盾本身获得升华,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获得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度分析和创造性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出了“第二个结合”这一创见,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民族底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包含着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法论引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使得作为一个开放式思想体系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地与新时代以来的文化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民族意义和世界影响。

  

  加强历史研究

  坚定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历史研究中“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凝聚在五千年文明史之中。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

  中国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母体”,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首先要从历史史实出发,阐明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此同时,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基础,还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关系的认识,全面把握此种“契合性”内涵,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牢固的史学根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目的是通过树立历史思维,深入分析历史规律,我们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此种现代化模式一方面符合中国实际,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一般逻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要做到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运用历史思维,坚定历史自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新表现形式

  凸显文化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和历史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类的新传播形式迅速占据了大众的信息空间,在此类媒介中日益盛行的“汉服热”“传统美食制作”“古典名著解读”等内容激起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人工智能时代,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些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应该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占领更多的舆论阵地,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新颖的表现形式感染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此项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储存、维护和展览,更应该将科研、文化传播和教育融入其中,将其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契机,更牢固地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要通过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建设,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长效性机制,培养出一批研究、宣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要特别注重对文物、遗迹和特殊文化艺术载体的保护、研究和传承,要平衡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要充分利用现代性的技术手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现代化程度,使“老树”长出“新枝”,更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中蕴含的正确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传播给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思想文化领域“扶正祛邪”,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辨别和抵制能力。

  

  促进学术创新

  增强国际话语权

  

  促进学术创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这要求我们善于吸收和转化一切先进文化,实现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相互支持、渗透和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学术领域推陈出新是增强中国在国际“思想市场”学术话语权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尽快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学术话语权,从道理、学理和哲理维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终为回答世界之问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面对国际舆论领域“西强我弱”总体格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是建立起中国自己的话语传播体系,在国际舆论传播过程中,赢得与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彻底摆脱“无语”甚至是“失语”的不利状态。在逐步建立话语体系过程中,理论工作必须先行一步,建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话语的学术体系和传播系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阐释需要以中国的主体性为基础,而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主张和方案,围绕这些理念、主张和方案要继续做好解读、阐释和宣传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向全世界介绍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特别是要做到创造性转化,让世界各国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既要做到形式新颖,又要做到不失神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过程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注: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术语革命”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GD23XZZC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