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畅 域外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他们的近现代历史大多灾难深重。深处亚洲腹地的阿富汗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阿富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古希腊、古印度和中亚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犍陀罗艺术文化。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却在18世纪以后成为大国角逐博弈的修罗场,阿富汗曲折动荡的近现代史,使其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无论是外部力量不间断地渗透,还是文明古国历史传统生成的宏大叙事,都在无意中遮蔽掉了那些普通人的生活,虽然这也是历史。班卓的游记《陌生的阿富汗》一书,恰恰是对这样一种失衡状态的反省。 班卓的这段旅途称不上风轻云淡,精神上的压力和身体不适的痛苦相互交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正是这种复杂的现实,促使她尽可能地去重新调试自己的人生观,她承认自己不是没有偏见,可在与阿富汗形形色色的社会大众接触中,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与他们(指本地人)相互隔绝,而这种隔绝是无法通过交谈、通过彼此的善良或者热情可以消除的”。 不过,班卓的思考又绝不止于此,她并未因此去轻易作出评定人性好坏的结论,也绝不无原则地去认同或理解自己承受的恶意,而是坦然地面对隔绝和差异。即便她对于一些交谈者的想法难以从内心认同,班卓也会耐心地倾听完,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也正因此,她完成了自己穿越阿富汗的夙愿。 班卓的游记写作不是流水账,她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性推断去得出一些不同的观点。例如,在她看到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武装炸毁的遗迹后,她对于联合国的重建工作不乏怀疑,认为真正的历史难以被重建;在和一些阿富汗当地人的交谈中,她发现当地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能够形成,并非塔利班统治带来的直接结果,而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军队的进驻更不会给阿富汗社会带来真正的改变。相比于眼下,正是当地人对社会秩序稳定的需求,使其能够容忍塔利班统治时期相对严苛的法令,这也多少预示了十多年后塔利班的卷土重来。换句话说,国际社会虽然关注阿富汗的局势,但他们很少会去了解阿富汗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也不会顾及阿富汗社会内部独特的部落和宗教元素等特点,更不会去倾听当地人的内心世界。美国对阿富汗所谓的战后重建,也正因为脱离了社会大众,而仅能停留于纸面。 当然,在旅途之中,班卓也曾经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例如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她遇到了为复兴母语文学,仅凭着一腔热血就去办书店的巴基斯坦青年;进入阿富汗国境后不久,她又在大巴扎上认识了主动保护其人身安全的巡警;在探访巴米扬古迹的途中,她结识了专注于阿富汗文物古建保护的日本友人昌弘;而在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虽然她曾经遭到陌生男子的骚扰,但善良的沙赫伯一家人为她提供住所和饮食,把她当作家人朝夕相处。正是他们的出现让疲惫的班卓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也让她更加笃信,保守和暴力绝不能涵盖阿富汗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性中光明的一面永远相互关联。 班卓笔下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激流涌动下,那些“沉默”的阿富汗普通大众更加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