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省人大代表梁健玲:

一年探访20多个村 为特困老人发声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01月15日        版次:A04    栏目:全过程人民民主广东实践 代表就在我身边    作者:

      梁健玲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思琦  图/受访者提供

  

  走过5座城市、深入20余个乡村、访问超100名独居特困老人……这一串串数字,清晰地勾勒出了广东省人大代表梁健玲在2024年的履职轨迹。

  从专职社工,到五邑大学社会工作系的讲师,再到广东省人大代表,十几年来,梁健玲的身份不断增加,但初心从未改变。在养老助残、社区治理等领域,她始终深耕不辍,时刻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最困难的群众身上,关怀备至,始终如一。

  她一次次走进偏远的农村地区,用坚定的脚步丈量民生。在2025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她将继续关注养老话题,把过去一年满载泥土气息的调研资料与深刻洞察带上会场,聚焦特困老人的保障问题,建言献策、为困难群众发声。

  

  深入乡村,为特困老人发声

  

  用一个关键词形容2024年的履职,梁健玲坦言是“充实”。“过去一年,我的足迹遍布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深入20多个乡村,去了解特困老人的生活状况。”

  为何会关注特困老人?这源于梁健玲读博期间的一次家访调研经历。“曾经,我去到一位残疾人的家中,发现这名60多岁、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需要照顾一名80多岁的老母亲。”这些困难人群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这成为梁健玲反复思索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城乡区域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广东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梁健玲便将调研重点放到了农村。

  梁健玲介绍,根据民政部的相关阐释,特困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针对这些群体,国家已制定了明确的救助供养制度。

  “在广东,特困老人的供养制度是如何执行的?在获取这些制度支持的过程中,特困老人又有怎样的困难?”带着这些沉甸甸的思考,过去一年,梁健玲带领学生和社工们,一头 “扎进”农村。每座城市的农村驻点时间不少于3天、访谈不少于6名特困老人、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她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特困老人的需求及社会支持情况,依托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以点成面,总结其中的共性问题。

  “我在调研中发现,在危房改造和生活补贴领取方面,各地落实得不错。但是,在护理补贴的落实及医疗救助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此,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梁健玲提出建议,要落实好护理补贴的发放及相关协议的签订,监管好这笔资金的流向,并建立护理体系评估机制。另外,特困老人的医疗救助应实现在村落就近的医疗机构报销,而不仅限于镇上的定点医院,以此帮助特困老人更便捷地享受这项保障。

  

  做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真心”最重要

  

  从事社会工作十多年的梁健玲,日常交往最多的是老人,关注最多、研究最深的话题是养老。当选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后,她更是步履不停,将自己对养老事业的热忱与对特困老人的关怀,毫无保留地倾注到了履职工作中。

  在她看来,能够真切地聆听特困老人的声音,将他们的声音带上两会,这是值得自豪的。“如果没有人发声,大家会误认为在养老保障各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好,很多困难群体的需求就无法被看到、被改变。”

  通过多年的调研,她还发现,好的政策有很多,但政策出台后,并不意味着群众就能自然而然地享受到保障。“一项政策真正触达群众,需要众多部门齐心协力。”这也让她对于人大代表的职责有了全新的认识。人大代表不仅是助力新政策从无到有,更应该助力好政策从有到实。

  此外,在梁健玲看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真心”最为重要。“是否真心想让社会变好,是否真心关怀社会中不同的群体,这是一切的基石。”

  如今,作为高校教师、社会工作者、人大代表的梁健玲,秉承着多重角色赋予她的职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调研工作。与此同时,她还在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表示,接下来,希望可以学习更多的科学调研方法,将不同的身份有机联结起来,锻炼自己更深层次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出更加负责任、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和实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