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惠州暂停现场祭扫,开通网上“远程寄念平台”

食艾插柳过清明 隔空追思成新风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3月27日        版次:ZHA13    作者:吴大海

     扫码“远程寄念”

     插图/杜卉

  策划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通讯员 庞菁 黄政贤

  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复工复产陆续升温、支援湖北医疗队员都平安归来……截至目前,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惠州取得了防疫的阶段性胜利。然而,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避免人员聚集依然是目前防疫的重中之重。

  这个即将到来的特殊的清明节,惠州已全面暂停祭扫服务,近日又发布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在战“疫”特殊时期避免现场祭拜,防止人员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文明、健康地度过节日。记者走访发现,广大市民群众十分配合这项措施。继踏青、祭祖、插柳、食艾之后,网上祭扫,正在成为惠州人过清明的新风俗!

  壹

  形势好转 但未到放松之时  

  今年春节以来,一场全民参与的防疫阻击战在惠州全面打响。1月28日,惠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痊愈。首战告捷后,令人振奋的消息陆续传来:截至3月3日,惠州市累计确诊病例62例全部治愈出院。截至3月24日,惠州各县区疫情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复工复产逐步升温,市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这场抗疫攻坚战,逐渐接近尾声。

  3月20日,75名惠州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平安归来,惠州交警五辆铁骑以剑字形走位的高规格礼仪迎接英雄。回望2月,惠州市先后派出3批76名医护人员千里支援湖北,分别入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助力江陵县成为湖北荆州市首个确诊、疑似病例清零县区。他们不但出色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到了自身零感染,一个不少、平安回家。惠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毕晓霞直言:“我们可以继续战斗,状态越来越好,了解到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才放心离开。”

  “又是一年清明时,祭扫先人寄哀思。祭祀活动重于心而不拘于形,敢为天下先的惠州人,既重情守礼,更崇尚新风。”3月18日,惠州市发布2020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表示开展文明祭祀、网上祭祀既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更是文明生活的“关键小节”,倡议在这个特殊的清明时节,不组织现场祭扫,特别是集聚性祭祀活动,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

  贰

  拜山暂停 食艾插柳如往年

  疫情逐渐稳定,惠州市民在继续防疫的同时也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往年的清明,惠州市民都要踏青、祭祖、插柳、食艾,今年也是如此。

  记者走访发现,菜市场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用红绳扎成捆的艾草与柳枝就早早地出现在了下角市场。惠州人有清明节在门前插柳的习惯,这是为了辟邪;然而,档主表示,艾叶卖得更好,因为这艾叶剁碎后可以与米粉、糖混合,做成有祛湿、健脾胃功效的艾粄。

  已经制成成品的艾粄、艾角也如雨后春笋般上市。不少原来售卖传统早餐包点的档口都已经卖了好几天的艾粄,这种时令食物依然受市民欢迎。

  老板娘李阿姨表示,自己每年清明前后都会制作艾粄、艾角,今年虽然市场人流量降低,但艾粄卖得还可以:“老话说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艾粄具有药用保健功能,最适合现在吃。”

  当然,难以避免的是,有的传统习俗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今年,惠州全市殡仪馆、墓园、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全面暂停祭扫服务,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在下角经营香蜡纸烛生意的丘先生介绍,今年清明的生意比往年淡了95%。“我做了二十多年香蜡纸烛生意,第一次清明不用进货。往年生意是人多量多,今年是人少量少,因为今年不拜山。”

  “今年暂停现场祭祀,为了防疫嘛,我们都理解。”记者在店内等待一个小时,确实只有两名客人到店选购香烛,他们均表示是为了初一、十五在家烧香、祭拜买的,并非用于现场祭祀。

  惠州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现在每天只有个位数的市民到访殡仪馆意欲祭扫,且在了解新要求之后,很配合地离开了。

  叁

  隔空追思 远程祭祀成新潮

  然而,清明扫墓毕竟是市民们早已习惯的风俗,全面暂停现场祭扫后如何引导市民祭祖?3月16日,惠州市民政局就发布通告,建议广大市民延后至重阳、冬至祭扫或通过网络途径祭扫,并开通网上“远程寄念平台”,群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登陆该平台网上祭拜先人,或委托殡仪馆工作人员到现场代为祭扫并直播祭扫过程,满足亲属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需求。

  “清明节祭扫高峰期具有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的特点,会出现人流量密集的情况。” 惠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叶思南介绍,为防止输入性疫情和聚集性感染,经惠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批准,清明期间惠州市推行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遥祭先人。未来一年内,网上祭扫平台都可在惠州全市范围免费使用。

  “市民只需要上传所需要祭扫的亲人的相片、姓名等简单信息,就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自动生成虚拟祭扫页面。”平台开发方负责人、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辑在签约现场进行了演示,操作确实简单,只需一两分钟就能生成页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传信息后,网页上就会生成一个3D效果的模拟实景祭扫页面,有墓碑、墓园布景,甚至有蓝天白云。市民可对着虚拟墓碑诉衷肠,也可在这里为逝去的亲人献花、点烛、上香,还可在故人空间里发布照片、声像资料、纪念文章等。

  市民政局事务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陆续有市民通过该平台进行网上祭扫,反响不俗,今后会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肆

  魂归山海 新葬俗或重阳恢复

  “现在我们的防疫策略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为了群众的生命健康着想,我们将持续以文明的方式祭扫。”日前,惠州发布2020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议特殊时期避免祭拜带来人员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叶思南表示,不只是这个清明,今后都会着力推动文明祭扫。

  魂归山海,生命常青。此前,惠州市民政局就先后提倡过“鲜花换鞭炮”的祭扫方式,特别是对树葬、海葬项目作普及宣传。多年以来,参与树葬、海葬者逐年增多,截至目前已逾千人。

  叶思南透露,由于目前正在防控境外输入病例,海葬、树葬等集体活动已暂停,最早可能会在重阳节恢复。

  事实上,这海葬、树葬十分有仪式感。惠州市殡仪馆负责人介绍,海葬是由船只将骨灰送到大亚湾海域撒入大海,而树葬是指骨灰植树,将逝者的骨灰与花瓣一起装在可以降解的纸盒中埋入树下,这样既实现了入土为安,又能保护环境,更寓意将生命和树木融为一体。

  然而,由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依然较深,移风易俗依然任重道远。“这是我们的好传统,希望有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叶思南说,根据惠州市民政局2015年发布的《关于实施骨灰海葬和树葬补贴的通知》,目前惠州市对参加树葬的家属给予500元补贴,对参加海葬的家属给予1000元补贴。

  他表示,惠州正酝酿出台《惠州市海葬树葬实施细则》,将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未来我们将探索海葬树葬常态化,进一步推广海葬树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