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与体育活动 |
近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构成 |
各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郑达 5月18日,珠海市统计局公布《珠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珠海市常住人口为243958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6022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79356人,增长56.36%,年平均增长率为4.57%,在全省的常住人口总量排位中提前一位。根据此前发布的《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珠海常住人口十年增长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深圳。 人口性别比升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04196人,占 53.46%; 女性人口为1135389人,占46.5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65 上升为114.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8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79个百分点。 珠海常住人口性别比升高主要受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从 2010年的119.40大幅提高到2020年的145.77,且省外流入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继续上升,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7.29个百分点。 珠海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省流入人口的性别比高符合珠海产业结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业加快发展、横琴自贸区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的状况。 少儿人口比重回升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5.88%;15-59岁人口占74.12%;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00 %。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2.3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6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3个百分点,与全省趋势基本一致。 全市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回升,是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的成效,但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20年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64%,尚未迈进老龄化社会门槛,但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7%,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公报》解读称,一方面,全市少儿抚养比20.5%,老年抚养比8.56%,总人口抚养比为29.06%,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增长3.94、2.52、6.46个百分点,全市人口抚养负担加重。但全市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依然较大,随着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许多老人仍具备完全劳动能力,可以继续参与经济活动,珠海人口红利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红利开始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会进一步促进珠海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龄老人占比逐渐增大,老龄化进程与高龄化叠加,将对潜在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积累人力资本,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共有223.42万人,占总人口的91.5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18389人上升为25752人,比全省高出10053人;每10万人中拥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均有所下降;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26年提高至11.46年;文盲率由1.40%下降为1.03%,下降0.37个百分点,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改善。 《公报》解读称,这得益于过去十年珠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12年义务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西部教育、融合教育等,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来,珠海人口发展发生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总量保持良性增长态势、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依然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同时又面临由人口总量小、人口结构转变、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带来的教育、医疗、环境、交通、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挑战。 为此,珠海提出,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升人口质量,优化人口发展战略、构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