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老家当记者 逼自己做个“外地人”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5月23日        版次:T07    栏目:    作者:

    

  陈卓栋

  

  经常有朋友说:“能在自己老家当记者,挺不错的。”每当听到这话,我都是笑笑:“有啥好的,太熟悉了,写不出东西。”

  2017年年底,我进入羊城晚报,成为江门记者站记者。作为一个工作生涯一大半时间都在江门从事媒体行业的新闻人,进入羊晚后没有丝毫怯场,很快进入了状态。

  在地方站工作,人少、事多,这意味着我必须成为一个“百晓生”:能写舆论监督报道,挖掘“黑装修”公司的内幕,细细分析幕后人物的股权穿透伎俩以及牟利模式,将高风险的网红装修模式公之于众;能跑体育赛事,连续两年采访世排联女子组江门站赛事,蹲守比赛场馆,近距离接触心中的偶像郎平指导和中国女排,报道赛况、捕捉赛事精彩花絮、观察江门办赛能力,圆了自己的体育记者梦,也将精彩纷呈的赛事写活、写透;进得了企业,在江门众多制造业企业车间中采风、拍照,寻找当地制造立市的新动态、新举措,探究企业成功的奥秘;下得了田头,走进“广东第一田”,观察手机智慧种田、无人机植保作业、无人农机智慧耕田、盐碱地上种出粮食,揭秘广东粮食生产的新势能。

  以上这些,手到拿来,不在话下。

  最难的,还是接下“五邑文脉”的担子,写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乡先贤、名优特产、民间传统、非遗项目、名门望族。既要写得灵、又要写得活、更要写得出彩,其难度不亚于老夫老妻相互寻找新鲜感。

  怎么办?唯有把自己当个“外地人”,努力让自己变得啥都陌生、啥都新鲜,跳出江门看江门、紧跟热点写江门、加点文采写江门,不放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新鲜故事、新素材、新说法,螺蛳壳里做道场,以小见大。折腾了近两年,40余篇五邑文脉报道,《星岛日报》等海外媒体转载了,采访对象点赞了,可算有点小成就。

  接下来呢?还是静下心来继续当好“百晓生”、做好“外地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