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瑰琦 40年前的珠海是个边陲小镇,在这里生活的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当年家里条件不好,没有什么课外书,虽有报纸可读,但我总感觉是大人的事情。在16岁那年,新来的高中语文老师认认真真和我们分享她读《羊城晚报》的故事。 我们的语文老师平时有读报的习惯,也会经常给我们分享一些时事新闻,她最喜欢读《羊城晚报》,她告诉我们《羊城晚报》的新闻观点很接地气,时事评论很贴近民生,总能从细微之处揭开时代的面纱,对我们了解社会有帮助,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那时候家里也没有条件订阅报纸,但是老师的话就像种子一样种在心里,那时候就知道《羊城晚报》是一份很不一样的报纸。直到自己出来工作以后,路过报亭都会买一份《羊城晚报》。 当年懵懂的我,肯定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羊城晚报的通讯员。记得几年前,因工作原因接触过一个案子,一位中年妇女长期受到丈夫的家暴,丈夫不单打她,还打孩子。有一天,她因为要保护年幼的孩子将丈夫杀死。那位妇女其实也是个受害者,这种人间悲剧,往往需要社会共同来帮助和关心,我写了一篇稿件,发给了《羊城晚报》。没想到半年后记者给我反馈,这篇报道引发了关注,在法院最后审判时,法官酌情量刑,这位妇女被判8年有期徒刑。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心情特别激动。 《羊城晚报》再一次证明她是一份为正义发声,为弱者发声的报纸,一份有温度有力量的报纸。我也慢慢明白了,当年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系珠海市公安局香洲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