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南国小村落蕴藏千年鲜卑变迁史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7月26日        版次:ZXA09    栏目:    作者:陈卓栋、朱强、谭耀广

     霄南文化广场内矗立的源贺铜像 陈卓栋 摄

     霄南村史民俗文化馆内,当地根据历史记载,参考鄂伦春族等同源民族服饰特点,复制鲜卑族服饰 陈卓栋 摄

     源广和甘和茶 欧蕊荣 摄

     霄南村内的“源吉林甘和茶”生产基地 陈卓栋 摄

     霄南村内荷叶田田,一派乡村美景 龙口镇政府供图

     霄南村中秋舞篝火 罗文茂 摄

     霄南村内的竹轩源公祠,保留“源流传北魏,衍泽颂西平”对联 龙口镇政府供图

     《源氏大宗族谱》复印件 陈卓栋 摄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朱强 谭耀广

  

  距今1600多年前,河西鲜卑族豪强秃发乌孤,在如今青海、甘肃一带建立南凉政权,这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短命”的北方鲜卑政权,在历史上“一闪而过”。而在1600多年后,青海卫视摄制组却南下到江门鹤山市龙口镇的霄南村,采访当地的源氏族人,希望找寻到千年之前的南凉往事。

  记者了解到,虽然民族身份登记为汉族,但一直以来,源氏族人都流传着“祖宗来自草原”的故事。1997年,源氏族人找到了散失多年的《源氏大宗族谱》,从中查到“源族受姓始于北魏”等记载。从20世纪末起,不断有源氏族人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本族“根源”,还曾北上内蒙古、青海等地溯源。最终,源氏被确认为建立南凉的鲜卑秃发氏后裔。

  从秃发到源氏,从北方到南方,从鲜卑到汉族,霄南村这个南国小村落,蕴含着厚重的民族变迁史。

  

  发轫于草原

  

  龙口镇当地人士介绍,霄南村由霄乡村和南安村合并而成,立村800余年。今年6月,青海卫视《昆仑风物》节目组来到霄南村采访。该节目组编导马超表示:“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魏晋时期,青海有一个南凉政权,它是一个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而南凉后裔有一个分支就在霄南村。”一个千年以前的北方鲜卑政权,与千年后的南方小村落到底有何关联?其连接点,就在源氏族人。

  源氏,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姓氏。根据当地研究者源广万查证,全球源氏族人总数不到5000人,其中有2000多人集中居住在鹤山、佛山两地,其余散居在内地其他地区,还有小部分生活在港澳以及海外。其中在鹤山、佛山两地及港澳、海外居住的源氏族人大都祖籍属于霄南村。

  一直以来,在霄南村居住的源氏族人保持着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如中秋之夜围篝火跳舞、不吃马肉、床头朝北等。据称,源氏祖先从北方草原上来,所以祖辈延续这些北方草原民族规矩。

  20世纪90年代,当地另一位研究者源可就在寻根溯源时发现,霄南村内清朝所建源氏大宗祠存有“北魏同源远,南雄衍泽长”“发源传北魏,晋爵纪西平”等对联,新中国成立前建的近湖源公祠则有“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的对联。1997年,源氏族人找到了散失多年的《源氏大宗族谱》,从中查到“源族受姓始于北魏”等记载。由此,源可就认为源氏应为北魏拓跋鲜卑后裔。

  1999年,源可就专程前往鲜卑族祖居地: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当时在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馆长田刚的陪同下,源可就来到被认定为鲜卑祖源的嘎仙洞祭祖。田刚当时明确告诉源可就,源氏属于鲜卑族后裔。而他则是广东第一个到嘎仙洞祭祖的后裔。

  

  发源传北魏

  

  在确认族人鲜卑后裔身份后,在众多学者及有心人士的帮助下,源氏族人对照《魏书》以及《源氏大宗族谱》的记载,找到了最终答案。

  《魏书》是一部记载北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其中,《魏书·卷四十一·源贺列传》记载“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伟容貌,善风仪。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秃发傉檀正是南凉政权末代国主。国破家亡后,其子秃发破羌率众投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因秃发氏与拓跋氏同源,因而拓跋焘赐秃发破羌“源”姓,后又更其名为源贺,并封西平侯。这与源氏大宗祠内对联“发源传北魏,晋爵纪西平”等记载相符。

  据史书记载。源贺是北魏重臣,军功显赫、政绩卓著,其后人知名者众,其中源贺七世孙源乾曜更是唐朝开元年间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如今,霄南村建立了霄南文化广场,广场内立着一尊跃马挺枪的将军雕像,下刻“鲜卑源氏始祖源贺”,正是当地源氏族人为纪念先祖而立。

  

  北人南渡至

  

  根据《源氏大宗族谱》等资料记载,至南宋建炎年间,源氏因躲避战乱而南迁,其中源潜夫一族落户广东南雄。其后又因避“胡妃之祸”,源潜夫后人源道贯率族人沿西江南下,定居于霄南。时至今日,源氏族人已经在霄南定居了700多年。

  记者了解到,在霄南村当地,源氏主要聚居于原霄乡村。当地老人介绍,当年源氏定居霄乡后,为确保安全,在村子布局上颇费心机。龙口河环绕村落,成为天然护城河;村民又开掘护壕、引水而入,构成第二道屏障;村内还建设数十米长的围墙,东西南北有四门,通道有闸门,并设有碉楼,宛若城池。据说,这个布局是仿照位于南凉国都城所建。村防坚固至此,霄乡村因而曾以“坚城乡”为名。

  如今,虽然围墙早已被拆除,护城壕也被填充,霄南村内仍保留着一些往日的痕迹。如村子里有一方一圆两口井,历史都已有700多年,据说是源氏先人来到这里后,为纪念祖先所居的青海日月山而开凿。村子共分六坊,分别是北门坊、礼奎坊、东门坊、高第坊、水边里坊和甫兴里坊,许多古巷名都有北魏元素,比如“太原里”“洛阳里”等。此外,村子里有多座源氏宗祠,里面收藏的对联、文献资料等分别记载着一些源氏历史故事。

  

  称凉茶之乡

  

  记者了解到,从北魏到唐朝前期,源氏都是朝堂上赫赫有名的望族。但自唐中期“泾原兵变”源休叛唐后,源氏族人为求自保远离政治,转而经商,并颇有心得。从小小的霄南村,走出了不少商业巨子,如染料大王源龙章、香港太平戏院创办人源汝荣等。其中最为大湾区民众熟知的,要数甘和茶创始人源吉荪和源文瑞父子。

  据介绍,19世纪末,霄乡人源吉荪和源文瑞父子有感于贫苦民众因无钱买药而拖延病情甚至不治,决心研制价廉的良药。他们将30多种草药熬成药汁,在佛山开设工厂批量生产,并于1892年以“泽流堂源吉林甘和茶”之名打品牌。当年恰逢从化一带发生“流感”,蔓延至粤北、湘桂一带,源吉荪的儿子源文湛与其兄携带甘和茶到疫区赠医送药,患者服后很快痊愈。此外,源吉荪也深谙推广之道,为了突出甘和茶清热解毒的特点,推出“夏季赠饮”的推广方式。他广派员工驻守珠三角一带的城乡和路边茶亭,将煲好的甘和茶免费请路人饮用,并赠送少量成品。加上四处张贴的广告,使得甘和茶迅速畅销粤港澳、闽浙,并远销东南亚乃至北美地区。1905年,甘和茶年销量已达20万盒以上。

  从推出至今,被广东人昵称为“盒仔茶”的甘和茶,一直是南粤民众和海外华侨缓解风热感冒、头晕、骨痛以及醒酒的首选良方。如今在中国香港,仍有1906年经营至今的甘和茶老店。而在霄南村,为了延续凉茶传统,近年来当地还设立了甘和茶博物馆及生产基地。2021年,当地的“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非遗项目还入选鹤山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之名村

  

  如今的霄南村,早已远离民族变迁的风云变幻和辛酸血泪,成为一个古香古色的传统村落。村庄依山而建,大小池塘分布其间,荷叶田田,颇有水乡泽国韵味;步入村中,环境洁净优美,村民淳朴好客。

  当地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鹤山市和龙口镇支持下,霄南村投入超1000万元推进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同时,当地深入挖掘鲜卑文化,支持霄南村整合源贺纪念公园、源吉林甘和茶生产基地、村史民俗文化馆、家训家风展览馆、“冰心奖”儿童图书馆等资源,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霄南美丽乡村,成功跻身广东名村、广东省传统村落和广东省古村落。

  据悉,为了开发霄乡鲜卑历史文化,借助旅游产业搭建探索、研讨鲜卑和源氏历史文化的平台,让大家更加深入地认识鲜卑、认识源氏,更加细致地了解古代北方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霄南村正在制订旅游文化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源贺公园、村史民俗文化馆等建设,全面开发霄乡古巷道、古民居以及其他景点,努力打造旅游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