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将迎来十周年庆典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23日        版次:A14    作者:

     ■许钦松为广州艺术品商会成立十周年题写的寄语。

     ■2023艺术广东将于4月29日-5月1日在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举行。

     ■李可染《桥亭听泉图》于广东崇正2022秋拍以437万元成交。

     ■2022年4月27日下午,“凡物有光——许伟波作品展”在尚榕美术拉开帷幕,图为展览现场。

  许钦松:商会对华南艺术市场推动功不可没

  王绍强:商会对完善艺术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下称:商会)将于4月29日迎来十周年庆典。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艺术品行业商会,走过了十年历程之后,不少艺术机构纷纷回眸总结、展望未来。可以说,商会的十年,也是广州艺术品市场稳步发展的十年,据雅昌艺术研究院提供的统计数据,过去十年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拍卖会员(华艺国际、崇正拍卖、小雅斋、精诚所至、皇玛抱趣、敬和拍卖、国艺拍卖、衡益拍卖)总成交超过260亿元,进一步佐证了广州作为华南艺术品市场的重镇。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是国内比较早成立艺术品行业商会的地方,商会的建立在对艺术品行业机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促进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功不可没。希望商会在未来能够带领广州以及广东地区的艺术机构进行新时代的转型探索,在文艺高质量发展方面抓住时代契机,开启新气象。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1. 商会是“老板(负责人)一起议事并能做决定的地方”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成立十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完善广州、广东乃至全国的艺术生态都具有重要意义。商会的成立和发展对艺术品行业在社会面的资源整合、收藏家培养、活动组织和推动、公众艺术审美培养与观念的提升、传统与当代的融合转化都起到重要作用。希望商会发展越发壮大,持续为广东地区的艺术生态建构与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商会首届的执行会长以及上一届的会长,鲁晓昆为商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她说,“商会十年,在我生命中是十分重要的十年。商会给了我学习的机会,让‘艺术广东’博览会有了长足的发展。”

  艺海堂美术馆负责人吴国强回忆起十年前商会初创阶段,最初是国彩艺术馆的创办人谢国才主动发起,希望广州建立一个艺术品行业商会的组织,并邀约他与金雅轩画廊樊振辉、ART64李伟广、朱子画廊朱述贤、如意画廊巫海英等几家艺术机构的负责人一起商量,其中提到商会与协会的定位不同,商会是“老板(负责人)一起议事,并能做决定的地方”。后来又联系到了“艺术广东”博览会的负责人鲁晓昆,并选出了她作为商会筹备委员会的组长。“第一届理事会单位就涵盖了画廊、拍卖行、艺博会、收藏机构等不同定位的成员。”吴国强说道,“商会刚成立的时候很活跃,常常组织交流,包括与台湾清玩雅集的藏家交流,这让我们商会成员结识了很多顶级藏家。”

  吴国强介绍,广州在艺术资源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拥有三大艺术机构:广州美院、广东画院、广州画院。他表示,商会成员单位作为民营的艺术机构,应该要多挖掘本土优秀的艺术,为他们办展、出书、研究,以及为书写本土的艺术史出一分力。“艺海堂经常到上海、香港参加博览会,当知道我们代理的郭润文、范勃、邓箭今等是来自广州的艺术家时,他们纷纷表示赞赏。”

  比玉堂负责人林江山是创会理事,他坦言十年来跟随商会成长,经常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充实社会资源人脉关系。“新一届班子都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相信商会一定能迎来新气象。”

  2. 艺术家和艺术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多元化

  艺术品市场经过了近几年的持续调整,导致不少机构有了新的计划,而在今年经济逐步复苏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将会迎来怎样的局面?林江山对这个问题比较积极,他认为市场必然会越来越好,“在疫情过后,身边的朋友变得更好学,大家的审美和品位也随之提高,相信也会带动艺术品收藏市场。”

  鲁晓昆则认为,世界在不断进步,未来的艺术业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希望会员们跟上发展的节拍,跟上时代的步伐,文化引领企业的发展将是趋势,这也是艺术品行业未来有大发展的一个契机,“希望商会在年轻一代会长的领导下,更上一层楼。”

  作为商会的副会长单位代表,尚榕投资董事总经理孙宏帆则表示,未来艺术市场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数字化、全球化、受众和消费市场的变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是重要的趋势。艺术家和艺术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多元化的发展,积极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平台,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问题,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和趋势。他具体分析表示,“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持续推进: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市场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将会持续加强。未来,艺术品线上交易可能成为主流,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将更多地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来展示和推广艺术作品。第二,全球化和跨界合作:艺术市场将更加全球化,市场呈现多元化和跨界化的趋势。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跨国、跨文化的合作机会将会增多。第三,受众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未来,艺术市场的受众将会更加多样化,消费市场将会更加专业化。艺术品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包括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第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艺术市场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艺术品将会更多地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未来的艺术品创作或展示,将会更多地关注环保、可持续性等问题。”

  3. 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提高行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谈及对商会未来的看法,广东崇正拍卖首席执行人许习文表示,商会迎来了年轻的新会长,他相信会给商会带来新面貌、新生机和新的做事方式,他期待新的带头人能够带领商会注入新鲜的“血液”。“从换届至今所引进的新会员单位来看,新会长已经扩宽了原有的传统艺术品经营的范围,引进了新的机构,丰富了艺术品行业的业态,打破了不少行业壁垒,这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孙宏帆对商会表达了期许,他认为应该搭建一个多元化、专业化、互动性强的平台,为会员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和发展机会,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和繁荣。他列举了七条建议,“一、提供行业信息和市场分析;二、搭建交流平台;三、提供专业服务;四、建立行业标准;五、代表行业发声;六、加强国际合作;七、公益和社会责任平台。”前后文化创始人雷健平期待,未来商会在资源整合方面能够开拓出新的天地,未来会有不少行业需要视觉提升、思想提升、品位提升等各方面的文化内容,却碍于找不到合适的对接,而商会拥有众多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机构,正可从这些方面探索跨界融合。

  小洲艺术区负责人王齐则表示,“商会里的单位,也只有我一个是经营艺术区的,我始终希望给艺术家提供一个生活成本不高的区域,因为艺术创作需要交流,艺术群体是讲究聚居的。但仅仅依靠小洲艺术区是不足以扶持更多艺术家的成长的,我期待商会能够在建设艺术区方面能有一些推动,让年轻的、尚未成名成家的艺术家能够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