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复杂的人间尽享欢愉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23日        版次:A15    作者: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英]毛姆著,罗长利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7年5月第1版,2022年12月第20次印刷。

  当我们慕名打开一本世界名著,发现正说到主人公一个人去杂货店买牙刷,然后,故事开始写,他路过怎样的屋子、有破晓和日落、山岭积雪皑皑、树林幽暗阴森——你可能会想,这写的啥?究竟是我不懂欣赏,还是这作家压根没写好?

  自信点,就是他没写好。——这,也是毛姆的判断,他说,不管景物写得多么诗情画意,如果跟推动故事发展无关,“那就是多余的废话”。

  然后他还对那位作家点名了。酷。

  众所周知,写下《月亮和六便士》的毛姆是个大作家,但原来,他也是个大阅读家,而且超级八卦。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著——这本书,就是他的大型毒舌和八卦现场,里面评述了大量文学巨匠不为人知的事。

  比如,他差点把《红与黑》作者、司汤达人家传说中的条纹裤都扒拉下来。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壹 ● 毛姆没有放过福楼拜的艳遇

  当然,这无损他对司汤达“冷静、清晰而富有控制力文体”的推崇。事实上,能进入毛姆这本书的十三位作家,都是他心中的“文学巨匠”。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并不是一本文学专著,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文学巨匠的生平逸事构成的故事书”。

  比如托尔斯泰和他妻子的那些相爱相杀——

  《战争与和平》,毛姆在书中直言,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任何小说比它更配得上“史诗”二字。然而,伟大的史诗背后也有一个被妻子窘迫得离家出走的男人,是的,毛姆说,他最后离家出走并在旅途中去世,真的就像我们听说的那样,“离开并不是受到良心的感召或信徒们的催逼,而是为了暂时逃离他的妻子。……自己不久前瞒着妻子立下了一份遗嘱”。

  还有福楼拜的“毒发身亡”——

  就是写完包法利夫人自杀片段后,就觉得自己也中毒完蛋了的那位。毛姆在他自己书中,不吝赞美,称在《包法利夫人》里,福楼拜用了一种完美技巧来刻画人物性格,使真实性十分令人信服。福楼拜善于通过人物活动,把人物“带”出来,所以我们往往循序渐进地了解到他们的真实面目,进而,感同身受认为这些细节“哇塞好真实”,并最终,跟着那位肤浅的夫人一起,“毒发身亡”。

  但毛姆没有放过八卦“体弱的福楼拜不合道德伦常的沙滩艳遇”;也如上,细致记录了“囚禁”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巨大困惑(妻子、金钱和另一个男人等);更不用说,简直事无巨细举例,论证了司汤达由颠沛生平和自卑引起的疑似“性冷淡”——

  毛姆拒绝了对巨匠的神化。唯有在真实、丰满甚至充满人性弱点的肥沃土壤之中,真正打动人心的著作,才有可能诞生。

  这绝非“山岭积雪皑皑”之流能比拟。

  贰 ● 八卦是因为他想“得到”

  毛姆为什么要这么八卦?

  因为他也觉得,“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进而,“读人”也一样。

  “我想提到的这些书籍,的确让我在阅读之后知道了更多东西,如果不是阅读过它们,我想我也不会是今日的我。”

  他得到了。

  极会讲故事的毛姆,特别认为,小说本身须有精彩故事,比如《一千零一夜》里的山鲁佐姆,就是因为故事讲得太精彩,让残暴的国王欲罢不能,才能1001夜都死不掉。“故事是小说家为了抓住读者的兴趣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绳索。”

  刚搬到隔壁的傲慢有钱单身汉,和小乡绅家庭待字闺中的少女,这就是一个精彩而俗气的故事。俗气,在这里是多么接地气的一个褒义词。然而,如果细读《傲慢与偏见》,你会发现,那里都是琐屑狗血的日常和似曾相识的饮食男女,那为什么,我们又总会读完一页又翻一页,迫切想知道接下来的情节呢?

  毛姆对精彩故事的表现力,做了一个对原作家的推测:“我常常在想,这样的写作才能,从何而来?也许原因就在于,简·奥斯汀不仅对书中的人物及其命运深感兴趣,她对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一切都深信不疑。”

  简·奥斯汀的深信不疑,包括她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相信人类身上有虚情假意和装腔作势,但是,她始终对前者有向往,而对后者并不愤怒反而觉得有意思,所以,《傲慢与偏见》中的夸张和幽默,是如此自然。

  而且毛姆还“八”出了简·奥斯汀女士的私人书信来佐证。这些原本写给她姐姐的书信,和很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出版而写的拿腔“书信集”不同,写得伶俐、刻薄而可爱——

  她八卦:“理查德·哈维夫人马上要结婚,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秘密,只有半数的邻居知道,你可不要说出去!”

  她毒舌:“想想看,霍尔特夫人死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死亡是她能做的唯一一件不受人攻击的事情。”

  她自嘲:“只有十二圈舞,我跳了九圈,因为没有了舞伴,剩下的几圈没跳成。”

  毛姆在作家的八卦中,找到了写作的答案;我们从毛姆的八卦中,叠加找到了1+1>2的乐趣。

  叁 ● 既厌恶又热爱的复杂愉悦

  如果你对一个人,具备了既厌恶又热爱的复杂情感,那你一定有故事。

  毛姆就是这样的人,他简直对世间很多的事情和人物,抱持同样态度。于是他在这本随笔集中展现出的化学反应,略等于下面这式子:

  (被人性弱点所俘虏的人+写作天赋和勤奋等能力)×毛姆式的八卦考证和精确表达=鲜活的巨匠形象。

  鲜活得让人愉悦。

  那么,有些愉悦是否就等于不道德呢?

  当然不。

  毛姆推荐了这数十本名著,他坦承它们带给他的快乐;而对于琐事和八卦的呈现,并没有削弱他对作品文学价值的洞见。“作为一位优秀的小说创作者,毛姆拥有着评论家无法获得的角度和情感,对小说的评鉴深刻而独到,从不盲目吹捧。”(罗长利语)

  比如简直被某些人认为是惊天动地神经病爱恋的《呼啸山庄》,他通过对艾米莉·勃朗特的研究,首先认为她就是作者,而且从她的生平,认为确实有作家可以完全通过自己的大胆想象力凭空创造出人物,并且,那对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完美匹配伴侣,正是看似害羞的女作家本人,内心全部狂野、激愤、受挫情欲和无望妒忌的双重化身。

  在这样的阅读中,获得了持久快乐的人,是你,是我,也是毛姆。

  于是他在同名文章《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中,贡献了我们今天这本书的标题:

  他写道:“在度过了生命的黄金年华之后,你会发现你能欣然参与的活动已为数不多。除了象棋、填字游戏,几乎没有一种你一个人就能玩起来的游戏。但是阅读就不一样了,它丝毫不会让你有这种困扰。没有哪一项活动可以像读书一样能随时开始,随便读多久,当有人找你时也可以随时搁下。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比阅读更省钱了,你在公共图书馆的那些愉快日子和阅读廉价版图书时的愉快体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培养的阅读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我说‘几乎’,是因为我不想夸张到说阅读能缓解饥饿的痛苦,或者平复你单相思的愁闷。但是一些好的侦探小说和一个热水袋,便能让你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的不适。”

  而作为一个读者,我在我的童年、少年和现在,都曾经反复读过一些名著,从它们“白雪皑皑山岭”的迷惑片段,乃至呼啸的山庄中和悲惨的街道中那些令人彻夜难眠的圣人和罪人、伟大的情人和奸邪的政客,有一些,至今我都认为是无稽之谈,而另一些,确实写尽了作为一个凡人所能达到的文字上的极致表现。

  而在反复的对话之中,在这所随处可得的避难所之中,我逐渐地,找到了很多相似人生难题的答案。

  破题,是一种极大的愉悦。

  它由古往今来无数真实、纠结、软弱而伟大的鲜活灵魂,助你共同完成。

  欢愉无有尽时。

  ——写于202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