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牛镇麻竹笋产业带动群众就业。 |
■“助笋成竹”文明实践活动。 |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西牛镇。 |
英德市西牛镇: “千人植竹”巧将荒山变“金山银山”;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四两拨千金”扶持产业平稳发展;科技助农,探索打造高产、高质的麻竹笋标准化种植;公共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联动、“互联网+”发力,拓宽麻竹笋销路…… 今年8月,英德市西牛镇(麻竹笋)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离不开西牛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百千万工程”牵引撬动乡村振兴,吹响打造百亿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 全镇三分之二人口种麻竹笋 一棵麻竹笋富了一方百姓。在西牛镇小湾村,万亩竹林满目青绿,连绵不绝,在秋风吹拂下沙沙作响,远远就能看到村民的身影穿梭在山间竹林中。当前,西牛镇从事麻竹笋行业人员5700多户2万多人,占全镇人口三分之二,西牛麻竹笋已成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 西牛镇是中国麻竹笋之乡——英德的主产区。全镇麻竹笋面积达20.8万亩,年产量约为35万吨,综合产值18亿元。近年来,清远和英德两级市委、市政府将西牛麻竹笋打造为百亿级农业产业,西牛镇成为全市最大的优质麻竹笋生产供应基地。今年8月,西牛镇(麻竹笋)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西牛镇还在推动“绿美西牛”建设中大力开展树竹同种,在公路两旁见缝插竹。同时发动鼓励群众整合山林,开展了“千人植竹”活动,425多亩荒山全部种上了麻竹苗。新快报记者从西牛镇了解到,今年,全镇麻竹笋的种植面积扩大了3000亩,新种植麻竹笋76088株。 为支持西牛镇麻竹笋产业发展,清远市还制定出台了西牛镇麻竹笋产业发展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资金等试点金融政策,目前已有3家企业获贴息贷款放款1550万元。与此同时,强化政银企对接,创新出台“金竹笋”贷款,为麻竹笋产业群体发放涉竹笋贷款共755笔,贷款金额达7275万元;推出西牛镇麻竹笋价格指数保险,承保农户98户,投保面积超16798亩,提高重点区域麻竹笋抵抗价格波动风险能力。 昔日小乡镇蝶变为产业强镇、创业热土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保驾护航。西牛镇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麻竹笋研究所,聘请专家教授,在西牛镇赤米村建设了174亩的麻竹笋种植试验基地,主要研究种苗培育、种植标准、土地改良等方面,探索打造高产、高质的麻竹笋标准化种植“样板”。7月中旬,西牛镇还邀请了麻竹行业领域专家开展麻竹笋产业发展交流会,围绕竹盐产品开发及价值利用、林下经济开发利用等内容深入交流,为企业及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新技术、新思路。 西牛镇还大力延长产业链条,优化联农带农利益链接机制。近年来,一批新兴麻竹笋企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引帮助下,迅速崛起,全镇从事麻竹笋生产企业现有1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清远市级龙头企业4家,并通过“西牛麻竹笋”公共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联动,创新打造出“笋嫂”“食憨说”“快乐酸笋”等品牌,深受各地年轻人喜爱。 在销售方面,西牛镇探索“互联网+农业新型业态”,培育出了大西牛创业园,开拓以麻竹笋为主的农产品展示和销售平台;同时依托市、镇、村三级物流体系,设立农村综合便民服务站,联合中国邮政推出“邮乐购”便民服务,打通了西牛农产品销售配送最后一公里。 如今,西牛镇通过以“百千万工程”牵引撬动乡村振兴,使昔日的小乡镇蝶变为产业强镇、创业热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李碧霞 郑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