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色 |
■清风明月邀我来 |
■溪涧有水逐山边,树影照水爱晴柔 |
■夏日山居 |
■万山成一绿,万绿成一湖 |
■太行山脉连天际,奇峰异石屹峥嵘 |
|
“山水为师——吴子英国画展”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行,展出60件作品。作为当代的山水画家,吴子英深知,在走近古人笔意时,也需及时抽身回望时代的发展,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远看古韵十足,但细看却不乏现代灵动的用笔,无论是在用色的改变还是造型上,也多有一些现代艺术的痕迹。吴子英认为,“画画就是要追求先进,借鉴古人,与古人不同。” 陆俨少教我“要系统地学习” 吴子英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酷爱美术,父亲吴静山是当代的美术名家,从小受到岭南画派方人定以及浙江的陆俨少、邓白等老先生的指导,深受潘天寿、谢稚柳等大家的肯定。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名师资源的环境中长大,吴子英对书画从小便耳濡目染,年少时便得到国画大师陆俨少、邓白先生的指导和赏识。 吴子英还记得当年拜访陆俨少的情形。“1988年,我们到杭州陆老家,他就亲自教我画画,印象最深刻是,当时他教我‘要系统地学习’。每三个月学一个古代画家,一年可以学四家,如果坚持10年下来,就能把古代三四十个大家的作品全部学了。” 后来的吴子英,又在王贵胜、古棕先生的指导下,着力于深入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完成了阶段性的探索。 五代宋元大家笔意,古韵十足 由于吴子英的入门方式与大多数画家不一样,他很早便受一众名家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画核心的要求,也早有体会。早在二十多年前,他深谙书法对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意义,除了下定决心,集中数年时间攻克书法关外,直至现在,也时常多抽精力在书法的钻研上,他的画面落款诗句,在同时代的画家中,尤为出众,而且每每通过其诗句的描写之意再配合画面,更让观者心领神会。 细细品味吴子英的作品多有五代宋元大家笔意,古韵十足,他运用水墨绘烟云湿润的山水,着色轻淡,不为奇峭之笔,而山石则用麻皮皴表现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的山川景色。据他介绍,其对倪瓒的淡雅松秀,意境清幽空寂也非常欣赏。 如他在作品《云林笔意》中题写,“欲写新诗尘满几,味我迂言淡如水。白云淡淡何从来,来伴孤吟北窗里。酒味甘浓易变酸,世情对面九疑山。白云且结无情友,明月幽禽与往还。” 通过笔墨、构图所营造的意境与诗句搭配,使得画面既有视觉形象的诠释,也有空灵的诗句描述,观者往往看完不禁有惊叹之感。 既要走进传统,也要走出传统 吴子英的作品,既能看到古人笔墨影迹,也有诗词的意境表现,而书画同源的关系,更被表现得入型入格,作为当代的山水画家,吴子英也清楚,在走近古人笔意时,也得及时抽身回望时代的发展,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远看古韵十足,但细看却不乏现代灵动的用笔,无论是在用色的改变还是造型上,也多有一些现代艺术的痕迹。 因为“好古”的吴子英十分清楚,中国画既要走进传统,也要走出传统,“画画就是要追求先进,借鉴古人,与古人不同。”为了体现个人的面貌,正如这次展览主题“山水为师”,多年来,吴子英强烈意识到师法自然的重要性,经常外出写生,浙江慈溪、安徽黄山、山西太行等地都留下了他奋笔写境的身影。在写生的休息时间里,他还抓紧时间苦练书法,平时也注意研读画史画论,常常和师友们探讨和畅谈创作的体会和经验。看得出来他是在自觉地全方位地磨练、丰富、提高自己,向着更高、更理想的境界迈进。 “是诗情与哲理的造形呈现,也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体现” “他的画是自然与心灵的触合表达,是诗情与哲理的造形呈现,也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体现。 他的画,最可贵的是初步具备了自己的笔墨追求和精神面貌。”著名学者忽培元认为,“青年画家吴子英正在写实与创作结合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寻找着自我,营造着自己的面貌和风格。他很勤奋,也很用心。对艺术创作而言,这是充满希望的一种精神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副院长、教授王贵胜,“子英是个勤奋、笃学、高产的画家。每隔不长时间,他就会有一批新作,谦逊地请师友们给予批评指教。我看他的作品,取法倪云林和黄公望,上追董源,巨然,尤擅画平远景色,一派南宗韵致,浑然天成,把几家的技巧精髓融会贯通,而不留痕迹。气韵生动而又氤氲蒸腾,整体感很强,细审画面,细节描绘也十分精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前主任、教授古棕也认为,“他喜欢游山玩水,结交朋友。这一点从他的山水画中可以见得。可能是地域的原因,他喜欢画传统味道的山水画,在他的山水画里有着一份对传统山水画的敬重和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甄巍认为,“吴子英的山水画,有较强的传承特征,他较为重视与前辈大师和艺术史的对话,习惯将自我放置在一个谦逊的学生视角,去不断体会山水文化的真谛,将师造化与师古意相融合,形成独特的韵味。” 人物介绍 吴子英 1970年出生,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国画专业客座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省美协会员、广州市美协理事。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