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人间奇迹红旗渠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01月30日        版次:A15    作者:

    

  □梁 源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一是林县(今称林州)红旗渠。”上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如今时隔半个世纪后,始建于1960年历时10年才建成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巨大工程,给人的感受仍然是相当震撼的。

  秋日时分,踏进红旗渠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6位农民齐心协力撬动一块巨石的雕塑,这是当年建设工地最普通的一个场景,也是林县人民众志成城愚公移山的真实写照。沿着布置成岩洞形状的展览厅徐步参观,仿佛进入一条时光隧道,当年开凿红旗渠的一个个鲜活经典场景历历在目,配以视频、仿真造型、文字图片等资料,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当年工程的艰巨。

  林县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东麓,是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的514年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

  正是这种濒临绝境的自然生态环境,激发起林县人民敢于战胜自然的斗志。带领当地人民战天斗地的是1954年起就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他郑重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确定建设“引漳入林”(后正式定名为“红旗渠”)工程,将邻近山西省平顺县浊漳河的丰富河水引入林县。1960年春节后,杨贵带领7万干部民工奋战在太行山上,他们自己研制石灰、炸药、水泥,每天每人口粮很少,却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终于修成“人间天河”红旗渠,包括长70公里的主渠及3条支渠、10条分渠,总长1500公里!如果将修筑时挖砌的1818万立方米土石方垒筑成一座宽2米、高3米的墙,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由此可见其工程量之大!

  参观红旗渠,当然不能错过观看电影纪录片《红旗渠》。1974年,邓小平同志率领新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时,向大会放映的第一部介绍新中国的电影就是这部《红旗渠》。红旗渠一修10年,而这部《红旗渠》纪录片亦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跟着拍了10年,这是新中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电影生涯中耗时最长、投入最多的一部纪录片。正是由于《红旗渠》的热播,才使红旗渠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由此孕育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来到红旗渠总干渠上游的青年洞景区,走过红飘带,沿着蜿蜒的总干渠一路南行,虽然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不复存在,但在悬崖峭壁间,仍可感受到昔日修筑工程的艰难,半个世纪过去,山脚下静躺的众多巨石和一大片碎石,便是当年建设的见证者。当年所筑的渠堤全是用石块所垒,结实稳固,周围绿树成荫,渠水回转处,一棵野生的白桦树,树叶已呈金黄色,在秋日的阳光里格外引人注目,有如黄山迎客松般,令红旗渠别具韵味。

  如今的河南省流传着“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的话语,这里所说的三位县委书记,是指兰考的焦裕禄、林县的杨贵和辉县的郑永和,他们都是实实在在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利益着想的好干部,因而永远为老百姓所挂念。

  难能可贵的是,红旗渠建设不仅经受了50年历史工程质量的检验,而且为林县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如今100多万林县人中有60%的适龄劳力从事建筑业,国民收入的60%来自建筑业,居民存款的60%来自建筑业。这也是红旗渠建设所衍生出来当地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发展战略规划。此正是:

  红日照耀太行山,

  旗领万众历艰难; 

  渠成水如天上来,

  赞作愚公千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