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岷江滚滚而东,不舍昼夜。十年间,它旁边的映秀小镇,在斗转星移中,已是沧海桑田。 2008年5月14日,余震频仍、暴雨倾盆中,在山石不时滚落的崖壁小路上“摸爬滚打”50公里之后,我和同事陈文笔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小镇。 展现于我们面前的,是倒塌的房屋和成堆的砾石破瓦,随处停放的躯体,被重压的伤者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争分夺秒的救援正在进行……空气仿佛还在不断炸裂当中。 满目陨坠,不忍卒睹。 我们开始扒砖抠土,开始抬担架背伤员,开始帮忙分发食品药品和水……灾难让我们和灾区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时,我们是兄弟姐妹。作为记者,我们的采访,不再仅限于旁观和记录。 夜深人静时,我在抬尸体的担架上写出了稿件,在所有民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请武警部队帮忙,用海事卫星电话以口述的方式传回报社。 那是广东媒体关于震中映秀的第一篇稿件,也是全国地方媒体关于映秀的第一篇新闻,为后续的救援和捐赠提供了较为翔实的信息。 其后,我先后五次进入映秀镇。 每次仰望漩口中学直指苍穹屹立不倒的五星红旗,我就会感到温暖,感到亲切,感到责任,感到个人和小镇的血脉相通。仿佛自己就是那里的一部分。 沧海横流,洗练出人性的善与美、生命的坚强与勇敢。 十年前,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邹雯樱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同学撤离,到二楼楼梯口时,跑在最后的她循声返回救助还没离开的同学,却再也没能出来。当救援人员发现她时,她还紧紧搀扶着那位同学; 十年前,漩口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马健,在坍塌的教学楼前,徒手挖掘四个多小时,将同班同学从废墟中救出。而今,他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在读博士; 十年前,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医疗人员等,数不胜数,数量庞大。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而今,在广东倾力援建下,在映秀人的勤恳努力中,小镇里整齐排列起一栋栋小洋楼,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赋予了它新的生机。英雄的故事仍在延续。 十年来,我不时翻看汶川地震时采访的照片,常常不能自已地流泪。关注映秀镇的各种变化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纪念碑、博物馆、法治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我的目光常通过各种媒介在这些震后的新建筑上流连。 十年间,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一个5A级特色旅游景区拔地而起。规划合理、街道整洁、小楼林立。 希望我的映秀,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