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彝 |
(一) 1866年,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出访欧美的使团——斌椿使团的成员中,有一位19岁的年轻人,他就是张德彝(1847—1918)。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各种机缘巧合之下,造就了张德彝不平凡的一生。 在这次出访中,他详细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并写成《航海述奇》一书。书中记载了他的多个“第一”。比如他是第一个记录西餐的人。张德彝坐英国轮船由天津去上海,第一次在船上享用西餐:“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斌椿使团途经北非,张德彝见到了金字塔。他首先考察了金字塔的外貌:(王陵)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均呈“三尖形”,接着张德彝还好奇地钻入金字塔内部,他将游金字塔的见闻写在《航海述奇》一书中。这篇游记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记载金字塔。 到了欧洲之后,他还首次描述了自行车以及火车的使用情况,他还特意介绍了缝纫机:“形似茶几,上下皆有关键,面上前垂一针,后一轴线。做女工时将布放于针下,脚踏关键,针线自能运转,缝纫甚捷。”后来他在法国时,还与缝纫机的发明者伊莱亚斯·豪见过面。 第一次出洋之后,张德彝先后七次出国。作为最早出洋的中国人,每次出国,他都写下一部日记体裁的见闻录。除了关注西方发达的科技,张德彝还非常注意西方文化。他对自行车、螺丝、巧克力等词的翻译,至今还在使用。除此之外,如今广为使用的标点符号,与张德彝还有很大关系。 (二) 同治七年(1868),张德彝以翻译的身份访问欧美。这是他第二次出洋,他把所见所闻以《再述奇》为名出版。在这本游记里写道: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 张德彝介绍的西方“句读勾勒”,虽然觉得烦琐,但多年后,引起了国人的注意。1897年,一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子,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以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均表示欢迎并应用。不过,当时对国外标点符号的反对者亦不在少数。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等几位教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交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后经北洋政府教育部予以批准,于1920年2月2日颁行了《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及其用法。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据《北京晚报》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