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墙壁上的文人雅兴

清代民国广府壁画中的山水花鸟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1月05日        版次:A08    作者:

    《花鸟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绘画者:韩炽山。款识:“莫道花开晚,谁能耐雪寒。偶作。” 款识赞美梅花虽然晚开,但抗雪耐寒,是花中之冠。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竹溪公祠

    《山水画》 光绪十一年(1885年),绘画者:杨瑞石(目前在珠三角地区还留存有大量他的作品)。款识:“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偶草。杨瑞石画。” 款识撷取自一首叫《画》的古诗的前两句。这首诗的后两句为:“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这首古诗被不少广府壁画选为款识,有趣的是,上世纪80年代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本,就选入了这首古诗(个别字眼与这首稍有不同)。可以想见,在教育并不普及的清代民国,这些题写在壁画上的通俗小诗,能给乡人以怎样的有益启蒙。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沙涌村南潮江公祠

    《山水画》 民国六年(1918年),绘画和书法者:老粹溪(广州番禺沙三善村人,今天在番禺沙先师古庙等处还可看到他的作品)。款识:“雨后登楼观山。仿唐六如先生(唐伯虎)笔法。粹溪。” 这幅广府壁画将山水画和书法拼在一处,形成整体画面,有一种相得益彰的效果。 画家将右边的书法条幅还别出心裁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用隶书写道:“潮满溪流隐,波光渔涌闲。囗浮云五色,清吐月三囗。”感叹大自然的小桥流水,波光月色。下面则用草书题写唐王昌龄名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上面的隶书扁平、工整,下面的草书狂野不羁,形成有趣的反差。 壁画位置: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刘寨村胥江祖庙

    《花鸟画》 光绪十八年(1892年),画家不详。款识:“时于光绪岁次壬辰夏日”。 壁画居中的是岩石和小鸟,错落四周的是三种颜色的花,构成了生趣盎然的景致。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塘头村村心街恭敬里2号古民居

    《山水画》 同治六年(1867年),绘画者:杨瑞石,款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杨瑞石画。” 壁画的款识录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右边的独幅书法是唐代李白名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石楼茭塘东村表海黄公祠

    《花鸟画》 道光廿六年(1846年),绘画者:杜柏洲。款识:”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日晚更将何所以,太真无力倚栏杆。” 题识中的四句诗,是唐代诗人罗隐 《牡丹》诗的后四句,以鸡寓意吉祥平安和吉星高照。这个题材在广府壁画中很为常见。绘制这幅工笔壁画的画家功力不浅,造型生动活泼,画面雍容大气。 壁画位置: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军田村伯昭汤公祠

    《花鸟画》 咸丰十年(1860年) 画家不详,款识:“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 款识上的是赞美木芙蓉花的诗:在黄鸟啼烟的春天,木芙蓉绽放的话,一定可以和牡丹一样大出风头,但老天爷偏让它在深秋盛开,为的是点缀秋光并扫尽人们的悲秋情绪。 左边书法录自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右边书法录自唐代诗人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罗家村龚洁波祖祠

    《花鸟画》 光绪三年(1877年),绘画者:杨瑞石。款识:“几度东风吹不醒,至今颜色似桃花。杨瑞石” 款识上的两句诗录自道光年间江浙著名画家蒋宝龄在自己画作“四君子图”题写的诗。全诗是:“罗浮仙子饮流霞,醉倒深山处士家,几度东风吹不醒,至今颜色似桃花。”描写的是一个传说:仙女在罗浮山与处士对饮甚欢,酒后满面红云,艳丽异常,不知不觉就醉了。于是便在处士竹榻上歇息,最后化做美艳的桃花。 壁画位置: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扶闾村廖氏宗祠

    《山水画》 清光绪七年(1881年), 绘画者:潘漱石。款识:“夜游赤壁。光绪七年辛巳小阳月。漱石氏。” 这是广府壁画名家潘漱石的一幅作品,根据苏东坡《前赤壁赋》而作,充分展示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 壁画位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联边村坚祖彭公祠

    《花鸟画》 民国二年(1913年), 绘画者:黄南山(今天在广州陈家祠里,仍可看到黄南山的砖雕作品),款识:“岁寒三友。高山孤树各分方,岭南正气囗春色,为有红光灿木棉……时在于癸丑结月下浣,偶绘粉壁之中。以为如是观。以笑云耳。黄南山偶草。” 画家将广府常见红棉树、雄鸡画入画中,是一幅极富地方特色的壁画。 壁画位置: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莘田二村

    《山水画》 光绪十一年(1885年),绘画者:张耀南。款识:“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张耀南画。” 款识的两句诗是从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诗中选出的,意思是长安城里,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皇宫的楼阙高耸入云,尽显皇家气象。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凌边村从志凌公祠

    《山水画》 同治十三年(1874年),绘画者:罗倚之。款识:“高山流水天然画,带得琴来不需弹。罗倚之画”。 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细看仿佛能听到山缠水绕里水的鸣响。左右两侧配以花鸟小品,既可衬托主画,又可丰富观赏,一举两得。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胜惠何公祠

    《花鸟画》 宣统三年(1911年),绘画者:杨瑞石,款识:“饮啄时时穿漠苑,飞鸣日日选随堤。偶书。杨瑞石画。” 壁画将小鸟与杨柳构成的杨柳飞莺景象描绘得生动有趣。 壁画位置: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三善村梁氏宗祠

  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真迹赏析(3)·壁画

  

  撰文/供图 梁力 黄利平

  2018年12月15日和22日,本栏推出《广府壁画:该引起我们珍视的岭南瑰宝》、《广府壁画中的人物故事》两文,对一直没被我们珍视的岭南文化瑰宝——清代民国的广府壁画进行了介绍,这期与大家一起品赏广府壁画中的山水花鸟画。

  有人说,壁画是时代的定格,历史的缩影。这个特点从中国的三个古壁画群中得到了鲜明的呈现:一是敦煌壁画,它显现的是佛法的庄严和幻彩。二是魏晋隋唐陵墓中的皇家贵族壁画,它突显的是皇族的华丽和高傲。三是广府壁画,它作为清代民国世俗壁画,描绘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雅俗共赏的山水、花鸟以及用各体书法题录的诗词名句,它表现的是一种平易亲切、接地气的格局。

  广府壁画内容分为两大类型:人物画与山水花鸟。人物画主要通过对传统的人物故事的描绘,起传播儒家文化的目的;山水花鸟画侧重于传达乡绅雅士崇尚隐逸的情愫,强调“士气”和“逸品”,讲求笔墨情趣和神韵等,分写意画和工笔画两种风格。

  这里还要说一下,广府壁画只是广府传统建筑中最富特色的装饰之一。广府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还有其他种类,总概为“三雕两塑一画”。三雕即砖雕、石雕、木雕,两塑即灰塑、陶塑,一画即壁画。

  “三雕两塑一画”均是清代民国广府传统建筑上不可或缺的装饰艺术,最富广府文化特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貌甚至成为广府文化的一大标志。

  另外,“三雕两塑一画”的文物属性非常鲜明,任何随意的修改都将造成原真性的改变,破坏其文物价值。鉴于目前大量广府传统建筑正在重建和修缮,原有的建筑装饰也在无奈中快速消失,追寻和记住原汁原味的“三雕两塑一画”真迹,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今天刊出的是广府壁画赏析的第三部分,以后我们还将陆续刊载广府中三雕两塑中的珍贵真迹,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