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不知不觉】

海子的阅读史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3月31日        版次:A07    作者: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今年3月26日,是海子逝世30周年。这位被称为“活着凄苦离世后辉煌”的诗人,多年来一直具有独特热度,每年3月这个时候,都会涌现出纪念性的文章,而他的诗歌也冠以“最美的10首诗”“最经典的诗句”等各种标题出现。

  海子堂妹查平生,提前给了我和诗人西川的访谈,标题是“海子究竟哪块把大家给点着了”。于是,为了在《收获》微信公号上推送文字稿,我们开始频繁而紧张的互动,她对着视频校对,而我在书面进行编辑和标注,微信和邮件数次往返传递海子照片原件扫描和图片说明。从书橱里搬出黑封面的《海子诗全编》(当年印刷了3000册?)发现网上下载的海子诗歌往往有误……

  西川首先从海子的接受史谈起,那些30年来自发阅读热情不减的海子的读者究竟是谁?他们怎么就在海子这儿找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对称的东西?就像法国诗人瓦雷里所说:歌德毕生追求的东西,兰波靠直觉就抓住了。西川认为,年轻的海子赋有的天才,让他就像兰波一样,抓住了人间世相的核心与本质。他用“比对还对的不对”来形容海子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说他在多愁善感的时候,处理的题材都是农业文明,“只有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累积,累积到你是一个成年人的时候,你才愿意处理成年人的世界。你不是成年人之前,你处理的全是鸟,全是水、河流、大风或者是什么东西,是因为你不在成人的世界里。”

  据说,天才的诗人和艺术家,艺术生命不会超过37岁,西川同时也谈到了阅读海子过程中的一些偏离:海子后期诗歌并不温暖而是冷峻,海子的长诗的价值,海子喜欢阅读印度《摩奴法典》和武侠,骆一禾的精神存在对他的影响,他那些飞翔的自由的诗句,来自他不是中文专业……读者不断更迭,而阅读者内心的变化,也影响着他的感受,不知海子的阅读史以后还会怎样演变,但就像海子曾经说到大自然,“很多人是热爱风景中的我,而我是热爱风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