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杂笔

周作人的感叹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3月31日        版次:A09    作者:

    

  

  □孟祥海

  周作人《看云集》中的《专斋随笔》,共有10篇小文章。其中第一篇《西班牙古城》,是写自己读了《西万提斯的未婚妻》一书后发表的感慨,“放下书叹了一口气:要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写这样的文章呢!”

  周作人的叹息,令人深思。众所周知,周作人是公认的文章大家,随便一个题目,都能从容不迫地写出一篇文章来。后世学他的人很多,比如董桥。董桥说:“我是读知堂老人的书长大的。他的文章学不来;多读久读心境安宁,笔下守得住分寸,一辈子受用。”大抵说出了学别人文章风格之难,只能多读多学为自己奠基。

  胡洪侠曾说:“董桥说他学了很多年周作人,学不像,学不了,就不学了,走自己的路。”董桥在熟读周作人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毋庸讳言,董桥文章学周作人痕迹是很明显,但却另辟蹊径,自成一家,成为一道风景。学董桥者,也不乏其人,如胡洪侠,“我学了很多年董桥,也觉得学不了;可我还没有放弃,因为我还没找到自己的路。”

  看来,写作如同学书法,必须多读多临,时间久了,学得多了,浸淫其中,自然也会渐入佳境。更关键的是,即使不能全像某人,熟能生巧,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是不错的结果。

  我常想,文章大家如周作人者,整日端坐书斋,饱读史书,古今中外,无不涉猎;草木虫鱼,无所不写;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其散文“……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了”(郁达夫评语),的确是达到了一般写作者难以企及的高度,尽管如此,他也有此一叹,也有认为自己不及之文,看来这世上文无止境,写好的确很难;也正应了那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俗语。

  周作人之叹,也是我读他人文章常有的感慨。想想一代文章大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之区区小辈?这也在提醒我:读书写作永无止境,多读多学,勤学苦练,才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除此之外,并无什么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