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记录

好玩的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01日        版次:A10    作者:莫小米

    

  □莫小米

  米兰正“奔二”,开始广泛使用疑问句。“去哪里呀?”“这是什嘛?”“作啥?(杭州话)”。

  “这是什嘛?”“起子。”“做什么用?”“拧螺丝。”她找到自己滑板车上一个螺丝,拧了两下。“好玩的!”

  “好玩的。”是她目前对事对人的最高评价。

  相机的镜头盖子拿上拿下,焦距镜头伸伸缩缩:“好玩的!”

  往牙签缸里装牙签,翻倒,撒一地,一根一根捡起来:“好玩的!”

  拿钳子“咔嚓”,破开一个大核桃:“好玩的!”家里煮粥的全部核桃,都是米兰剥的。她剥好放在自己的玩具罐子里,大人要用时,去玩具罐子里找,从不会断货。

  成人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玩得好,买更多的玩具,寻找更多玩法。商厦里的儿童游乐场,爸爸办了卡,充了钱。让她玩蹦床,游乐场阿姨给她腰腿上绑定防护带,还没启动,米兰大哭,下来后说:“一点也不好玩。”第二次走过那里,老远绕道。

  科技馆的意念行车项目,戴个头盔,眼睛盯住模具小车,车就能按轨道行驶。大人觉得很好玩,排队,轮到,头盔刚戴好,米兰就摘下:“一点也不好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他们不喜欢你规定的玩,不喜欢自己无法驾驭的玩。

  玩是孩子生命的全部,玩是玩,做事情是玩,走路是玩,说话是玩,看书也是玩。区别在于“好玩”或“不好玩”。

  一本自然博物馆的画册,看得最多。一开始听大人讲,然后喜欢自己看,自语道:“有一天,我们来到……”

  等她再次要求外婆一起看时,内容已烂熟于心。她指着恐龙说:“这不是恐龙。”“是啥?”“是大象。”促狭地笑。

  指着鲸鱼说:“这不是鲸鱼。”“是啥?”“恐龙。”

  指着藏羚羊说:“这不是藏羚羊。”“是啥?”“猴子。”

  指着狼说:“这不是大灰狼。”“是啥?”“火烈鸟。”

  每说一句都大笑:“好玩的。”

  最近米兰频频使用反问句。让她洗手,她问:“玩过什么了?”一个卡通图案,外婆说像兔子,她质疑:“不是吧?”《波米诺去旅行》,波米诺沿途看到一只袜子,她说还有鞋子,外婆说没有。结果下一页就是鞋子。之后她几次拿着书,一脸坏笑地问:“外婆,有鞋子吗?”

  好玩的。